又听蝉声曳别枝。
早秋风物便凄其。
愁心瘦尽倚阑时。
昨夜红绵轻揾泪,几回翠管要题诗。
想来无赖强支持。

《浣溪沙·又听蝉声曳别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秋景,下片写愁情,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层层深入地抒写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译文:
又听到了蝉儿在别的树枝上鸣叫。
早秋风物便凄冷起来。
倚着栏杆愁心瘦尽。
昨夜红绵轻轻擦拭眼泪,几次翠管想要题诗。
想来自己无赖般强撑着。
注释:
(1)蝉:指树上的知了。曳:拖,拉。
(2)风物:自然景物。
(3)阑: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离别的抒情小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全篇以“愁”字贯穿始终。起笔即渲染出秋天的气氛。首句“又听蝉声曳别枝”,是说耳边又响起了知了的叫声,它拖着哀切的悲调,在别离的树梢上呜咽不已。“曳”字用得十分贴切,写出了知了叫声拖长、拖细的特点,也写出了自己心情的凄婉和缠绵。接着,作者从听觉角度进一步描写秋声,“早秋风物便凄其”,说明秋风吹来,使本来就凄清的景色更显得凄凉萧瑟,使人触目伤怀。这两句写秋声,不仅突出了环境氛围的凄清,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落寞。接下来,词人把视线从听觉转向视觉。“倚阑”,点明地点是临窗的栏杆。“愁心瘦尽”,则表现了主人公的愁苦之深;“时”,表明时间是傍晚时分,正是一天中最为寂寞、最容易产生离愁的时刻。

下阕由景转情。“昨夜红绵轻揾泪”,“红绵”,即红色的丝棉,这里代指泪水。“轻揾泪”,即轻轻地拭擦泪痕,表现出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依恋和惜别之意。“几回翠管要题诗”,“翠管”,即翠绿色的笛管,这里代指吹奏乐器的人。“题诗”,即题写诗句。“几回”表明了多次、反复的意思;而“要题诗”则表明了主人公的孤独无聊和对爱情的渴求。这两句写主人公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结尾三句,由思念写到自嘲。“想来无赖强支持”,是说自己虽然身不由己、情非得已,但还是勉强支撑着自己,不让它倒下;“想”字既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心理,又表明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奈情绪。结句“想来无赖强支持”,既是对自己当时处境的一种调侃,又是对爱情的无奈叹息,同时也反映了词人面对人生不幸时的一种心理特征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