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范
兀兀地思量,无可得思量。 无可思量处,真个好思量。 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 注释: - 兀兀地:心神不宁的样子 - 思量:思考 - 无可得:无法得到 - 真个:确实 - 好思量:确实值得思考 - 大庾岭头:地名,位于今广东 - 六祖: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 - 鳌山店:地名,位于今江西 - 曾郎:僧人曾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思考过程中的迷茫和顿悟
【注释】 铜公塘:位于浙江奉化县。铁奉化:指宁波奉化。得人憎,得人怕:意思是得到的人厌恶他、害怕他。不是明州人:不是奉化的本地人。苏州语:指苏州方言。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得人憎,得人怕”一句是说这个人在本地受到人们的痛恨和畏惧,因此,作者用此来反衬出他的奸诈和凶残。“不是明州人,定说苏州语”,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是当地人,就会说当地的方言,那么,这个被奉化人讨厌的人一定是个外地人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七》是宋代诗人释师范的作品,此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萝卜的赞美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意与背景: - 萝卜自古以来就产自中国北方的镇州(今河北正定),象征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 - 城南门外的水东流,形象地描绘了萝卜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经过河流最终被人们所食用的过程。 2. 关键语句分析: - “饶君说得浑相似”
【注释】 贼火:贼寇的火光。五更:指深夜。见成:现成的。赃物:赃物,指盗窃得来的东西。都分了:全部被分配了。天晓:天亮的时候。行: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不抢掠财物的诗作。全诗句意是:当敌人来临时,我们正好在五更时分,这时双方已经相遇,用不着争夺战利品。因为双方都有现成的财物可以享用,所以大家不再争论谁多谁少,而各自安心行动
“混成一气,周行四时。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这句诗以天地之大、时间之长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宇宙和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通过这种表达,诗人不仅赞颂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还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灵山一会善堤防,蛊毒之家水莫尝。 迦叶无端沾一滴,至今犹自面皮黄。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灵山一会善堤防": - 解释:灵山指的是佛教中著名的圣地,通常被认为是佛祖涅槃之地。这里的“会”可能指某种集会或聚会。而“善堤防”则意味着做好防护措施。 - 寓意:这一句可能在表达在重要时刻或场合需要谨慎和准备。 2. "蛊毒之家水莫尝": - 解释:“蛊毒”通常指的是有毒的诅咒或恶势力
【注释】 颂古:指唐李峤《松树》诗:“岁寒更劲节,霜降复凌秋。” 冲开:冲破。碧落:天上云气。 碧落松千尺:形容松树高耸入云。 截断:阻断。 红尘:尘世。 水一溪:小溪。 饱食高眠人不到:意思是说,只有到了深山老林的隐士才懂得欣赏这松树的清雅之美。 日从东出又沉西:太阳在东方升起后,又在西方落下。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咏松之志趣。诗人以天象来喻人世,将“松”人格化,并赋予它以人的品格和行为
【注释】 南岳:指五岳中最高的衡山。峰前老石头:指一块石头,在南岳的峰前,已历经千年。 何事不知羞:为什么不知道害羞呢? 为人点眼长伸脚:给人开眼时,总是把脚伸得很长。 直至而今懒不收:直到现在,还懒得收回脚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南岳的一尊石像,它被放在南岳的峰前,已经历经千年了。诗人对它进行了一番描写:“怜儿何事不知羞”,这“怜”字很值得玩味。这尊石像被放置在南岳山门的前方
诗句释义及赏析: - 铺席宏开见也么:铺席(指战场,或比喻某种场合)广阔,能容纳大量人群。也么,是古时对“啊”的叹词,此处可能用来表达赞叹之意。 - 买人何似看人多:在人群中寻找值得购买的人,似乎不如多看看人多热闹。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热闹场面的喜爱,以及在众多人中寻找真正值得注意的个体的困难。 - 十成好个吹毛剑: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精准地识别和选择人才。吹毛剑
释义: 闪烁的旌旗快速地来往,有多少人远远地观望起疑猜。如果那时樊哙能像他一样勇猛,项羽就会一脚踢开刘邦和张良。 注释: 1. 颂古:指歌颂古代的历史事迹或人物。 2. 四十四首:本诗为第44首。 3. 其二十:指第44首的第2句。 译文: 闪烁的旌旗快速地来往,有多少人远远地观望起疑猜。如果那时樊哙能像他一样勇猛,项羽就会一脚踢开刘邦和张良。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