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范
【注释】 寂灭:佛教语。指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因此也无所谓解脱生死、证果涅槃。现前:出现在眼前。分身:化身。利物:利益众生。影含百川:形容其功德广大。是:此。不然而然:非但如此。虚而通:虚空无边,可以通达无碍。静而应:平静安详,可以应化无碍。 【赏析】 本诗赞美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首句“寂灭现前”,写观音菩萨显现的慈悲境界;次句“如月在天”,写她显现时的形象;第三句“分身利物”
【注释】 篮,篮子。珠,指珍珠。 【赏析】 《渔妇观音赞》是一首赞美渔妇的赞歌,诗中用“篮内鱼,衣中珠”比喻渔妇的生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渔妇的篮子里装满了鱼,她的衣袋里也装满了珍珠。这里把渔妇的劳动成果比作“鱼”,把渔妇的劳动生活比作“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渔妇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自题的诗,写的是自己在海上遇险的故事。 黯澹滩:指暗礁多、水浅浪急的海域。黯澹:昏暗不明的样子。 十只船来九只翻:比喻海难事故的频繁。 三山陈上舍:三山是福建的三个岛屿,这里指陈上舍。 我向陆地里行:作者说自己在大海上遇难时,曾到陆地上去躲避风浪,但最终还是被海浪卷走。 看你奈我何: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海上遇难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赏析】这是一首自叙诗
失脚溪桥两眼枯,错将鱼目作明珠。 直饶尘尽光生也,照破山河梦见无。 注释:失足跌入溪桥,两只眼睛被泥沙弄瞎了,误将鱼眼睛当作珍珠。即使尘埃落尽,光明重现,也只能照亮山河,让人无法再梦见那曾经的繁华。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副“失足”后的残破景象。首句“失脚溪桥”指的是诗人在失足后跌入溪桥的场景,而“两眼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失足后的双眼受损,失去了视力
【释义】 腥秽之物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来,自己却浑然不觉,还来到渔市场里去占便宜。活鱼中只有很少的几只没有长出小鳍,被提在风前,又卖与谁呢? 【赏析】 此诗以“腥秽”比喻贪官污吏,以“活底无多子”比喻为害人民的贪官污吏。诗人对贪官污吏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憎恶。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的官员的希望
【注释】 ①颂古:指唐人韩愈作的《石鼓歌》,共四十四首,是颂扬古代圣贤遗物之作。 ②武陵溪畔路:武陵溪在湖南省常德市境内,相传为晋朝陶渊明所游之地。 ③洞中春色异人间:山中的洞府景色与人间不同。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湖南武陵溪边的一座山洞。诗题中的“颂古”二字,点出了作者写作的目的,即赞颂古代圣贤遗留下来的瑰宝。 第一句“山花似锦水如蓝”,以绚丽多彩的比喻形容山花和水色之美丽
【注释】 1. 颂古:即咏物诗,以事物喻人。“颂”为歌咏赞美之意;“古”指古代的事物。 2. 提持:支撑、扶持。 3. 狸奴:指猫。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4. 脱皮毛:指死去,死期已到。 5. 血流满地成狼籍:形容地上的鲜血洒落得到处都是。 6. 暗为春风染小桃:意思是说,那些鲜红的桃花仿佛是春天的风悄悄地染上了它的颜色,而实际上,这些桃花正是由诗人的血滴染红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解】 衲僧:佛教语,指和尚。外:指世俗。了无宽度:没有分寸。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公案之一,意思是说:禅师的修行已经到达了极致的境界,达到了“无”的境地,因此,他的行为、举止都没有任何的分寸和规矩可言。这种境界是禅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的译文为:“和尚在世俗中用功修行,却完全失去了分寸。他能够把土变成金子,也能够把金子变回土来。这就是他的真正修为。”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释义】 来时空空的,走时光秃秃。你还要问个明白吗?天台有座石桥。 【注释】 ①空索索:形容身体瘦弱、虚弱的样子。 ②赤条条:形容赤裸裸。 ③端:本义是物体的中心或中心点,这里是“究竟”、“真相”的意思。 ④天台:指中国浙江省天台山。 ⑤石桥:石拱桥,即石拱桥。 ⑥赏析:此诗为《临终偈》,作者在临终前对生死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态度。 【译文】 生前身体瘦弱
注释: 1. 晴空轰霹雳,官路栽荆棘。 2. 没兴遭逢着,前凶后不吉。 译文: 晴朗的天空突然响起雷声,官员的路途布满荆棘。 没有兴趣去追求,前有危险后也有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