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昭烈祠堂近水滨,帝城西望莽荆榛。 - 昭烈祠:指的是刘备的庙祠,纪念他的历史地位。 - 水滨:靠近水的地方。 - 帝城:指古时的都城,这里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成都。 - 莽荆榛:意指草木丛生,荒芜的景象。 第二句: 千秋遗恨悲荒燹,六尺宏谟托老臣。 - 千秋:形容时间久远,这里可能是指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跨度。 -
武侯八阵碛叠前韵 纵横八阵古江滨,岁久空堤长绿榛。 鞭石犹堪供汉役,望氛应早怯吴臣。 声传万马机先伏,气夺三军志自申。 留镇云安三峡水,年年风雨泣神人。 注释:纵横八阵古江滨,岁月流逝后,这片古老的土地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堤防,长满了绿草和灌木丛。鞭石犹堪供汉役,尽管石头已经风化成鞭子的形状,但仍可以用作汉朝的兵器。望氛应早怯吴臣,面对北方的敌军,人们应该早早地感到害怕。声传万马机先伏
【解析】 “登浮图绝顶纵目”意思是登上高耸入云的佛塔,放眼极目远眺。译文:登上高耸入云的佛塔,放眼极目远眺。注释:浮图:佛教用语,指佛寺中的塔;绝顶:最上面的地方;纵目:放眼远眺。 【答案】 示例:诗人登上高耸入云的佛塔,放眼极目远眺。 译文:登上高耸入云的佛塔,放眼极目远眺。 注释:浮图:佛教用语,指佛寺中的塔;绝顶:最上面的地方;纵目:放眼远眺。 赏析: 此诗是登高之作
月夜泊汶上道中 深宵寂寂减朱炎,野阔风凉露气沾。 两岸清歌蛙鼓吹,一痕新月玉钩镰。 灯明林隙孤村远,浪打船头晚涨添。 转侧无眠城畔路,柝声敲碎夜更严。 译文: 深夜时分,宁静的夜晚,月光映照下的万物都被洗净了,大地一片清凉。远处的江面宽广无边,清风徐徐吹来,带来丝丝凉意。江面上飘荡着蛙声和渔鼓声,伴随着皎洁的月光和弯曲的新月形状,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 在树林的空隙里
【注释】 1. 晓渡渝江:黎明时分,渡过渝州(重庆古称)的长江。 2. 万顷奔涛一叶舟:形容江水汹涌澎湃,而只有一只小船在波涛中行驶。 3. 日光初逗晓凉收:阳光刚刚升起,带来早晨的凉意。 4. 远江水落横孤石:远处的江水渐渐退去,露出了横卧的孤石。 5. 极浦风轻下野鸥:最远处的水边,微风轻轻吹过,让野鸥翩翩起舞。 6. 城市人烟依绝壁:城市的喧嚣与人烟,都依偎在悬崖峭壁上。 7.
注释: 参差楼阁倚层云,取次登临谢俗纷。 古刹人来僧未返,上方钟动日将曛。 巴渝水认双流合,黔楚山看万壑分。 八扇平开舒望眼,昙花香里净尘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真武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参差楼阁倚层云,取次登临谢俗纷。 这句诗描写了作者登上山顶,看到层层叠叠的云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而“取次登临”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注释】 ①王事:指朝廷的公务。遄(chuán)征:急行,快速地出行。假此:借此。骖(cān):驾车时马前左边的马。②卜居:占卜定居。③禅关静:禅宗寺院清静安宁。④禹穴:传说大禹在会稽山治水后留下的洞穴,后人称为禹穴,是古代著名的胜迹之一。⑤岚:山间云气。⑥高人:高雅的人,这里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⑦林峦:指山林树木和山岭山峰。趣:情趣、意趣。⑧促膝:坐得近,交心谈心。 【译文】
第一首: 放空眼界翠微巅,遐迩同收碧牖间。 朱户万家巴子国,丹霞千缕缙云山。 风清竹屿松花落,日永莎阶鹤梦闲。 指点涂村多胜境,令人追忆杳难攀。 注释:放开视野看到翠绿的山顶,远近的景色都收入眼底。红色的门户象征巴子国,丹红的色彩代表缙云山的壮丽景色。风吹过竹屿松花落下,太阳照耀着莎草台阶上飞翔的白鹤,悠闲自在。涂村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追寻,但难以达到。 赏析
五日小雨登永宁城远眺 细雨经旬湿野蒲,双桥低壁水平铺。 云连山色迷铜鼓,风送滩声下铁炉。 照眼丹榴红似火,垂堤绿树润如酥。 夜郎咫尺峰峦峻,苍翠遥看淡欲无。 翻译: 五日的小雨中我登上了永宁城远眺, 细雨持续了十天,湿润了野草和蒲苇, 双桥低矮的墙壁在水面上水平铺设, 连着的山色在云雾中变得朦胧难辨,就像铜鼓一样。 风吹过江水发出的声音仿佛在说, 下到滩涂时,听到的是铁炉传来的轰鸣声。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 绿树荫森荫佛庐,尘襟涤尽旅怀舒。 临风梵韵朝宣课,隔院梆声昼饲鱼。 曲径云深花放后,小亭舟上客来初。 就中赢得闲无数,未许凭栏赋索居。 注释: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指作者在觉林寺的游赏和感慨。 绿树荫森荫佛庐:绿树成荫,树木浓密遮蔽了佛寺的房舍。 尘襟涤尽旅怀舒:洗去了旅途的烦恼和羁绊,心情变得舒畅。 临风梵韵朝宣课:早晨,当风吹拂着寺院的钟声时,僧人开始诵经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