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森荫佛庐,尘襟涤尽旅怀舒。
临风梵韵朝宣课,隔院梆声昼饲鱼。
曲径云深花放后,小亭舟上客来初。
就中赢得闲无数,未许凭栏赋索居。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

绿树荫森荫佛庐,尘襟涤尽旅怀舒。

临风梵韵朝宣课,隔院梆声昼饲鱼。

曲径云深花放后,小亭舟上客来初。

就中赢得闲无数,未许凭栏赋索居。

注释: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指作者在觉林寺的游赏和感慨。

绿树荫森荫佛庐:绿树成荫,树木浓密遮蔽了佛寺的房舍。

尘襟涤尽旅怀舒:洗去了旅途的烦恼和羁绊,心情变得舒畅。

临风梵韵朝宣课:早晨,当风吹拂着寺院的钟声时,僧人开始诵经宣课。

隔院梆声昼饲鱼:隔着庭院传来梆子声,是僧人为寺院里的鱼喂食的时间。

曲径云深花放后:曲径蜿蜒深入云层之间,花朵盛开之后才显露出来。

小亭舟上客来初:小船停泊在亭子边,游客们刚刚来到这里。

就中赢得闲无数:这里得到了很多闲暇的时光。

未许凭栏赋索居:不允许我凭栏而作《登楼赋》,因为自己并不需要这样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觉林寺游玩时的所感所想。他看到寺庙的绿树掩映,感受到了宁静和和谐;听到晨钟暮鼓,感受到生活的规律与节奏;看到僧侣们辛勤劳作,感受到了人间的劳动与奉献。他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宁静,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价值。然而,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闲散的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他不能像别人一样去欣赏山水、吟诗作赋、抒发情感,而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种对现实的理解和态度,既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