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 夕阳临水闲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注释:归鹭:回旋的鸟,这里比喻人。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白蘋:一种水草。红蓼:一种植物。家乡:故乡。此意:这番情意。闲看:在闲暇时观看。此句意为夕阳下,我闲适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钱塘游览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写仙人洞旁的仙迹。前两句“俗寻真去不容身,流水潺潺未见人”,意思是说世俗之人追求神仙,但是神仙并不容纳世俗之人;溪水潺潺,却见不到神仙的身影。这里用“俗”、“仙”对比,写出了世俗与仙境的区别。后两句“云旆莫知来或往,门前谁为扫纤尘”,意思是说仙人的旌旗不知道是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是谁在清扫着门前的纤尘。这是对仙人的想象和描绘。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
【注释】 去卧仙源:即《桐庐县仙人洞》诗中的“去卧”二字,指离开卧龙岗。懒未安:意谓没有安顿好。鳞鬣(lín liè):指龙的鳞片和胡须。半身寒:意谓身体的一半被冻僵。雷云会:指雷雨。游人:指诗人自己。一笑看:意谓不值得一看。 【赏析】 此为《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其二》之二。前一首写“卧龙岗”,此首写“石龙”。石龙是一条巨大的天然石柱,因山势奇特、造型优美而得名。石龙高约30米,宽约15米
标题: 探秘紫玄洞的神秘传说 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 紫玄名在广寒宫,暗示着紫玄洞位于极为神秘的地方,广寒宫则是一个仙境,表明此地非凡尘之地。紫玄,一个神秘的称呼,可能指代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存在。广寒宫则是中国神话中月宫中的一个宫殿,象征着纯净和神圣。 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这里的“银蟾”指的是月亮,银蟾通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谁说顽物抱真空,自有声音与革同。到此学人还会否,桥西来问紫玄翁。 注释:谁知道这顽石竟然能怀抱着真空的境界,它发出的声音和皮革一样,能够引起共鸣。如果到这里来的学者真的理解了这其中的奥妙,是否还会有疑问呢?如果是的话,就请到桥西边来找我,我会在那里等着你,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的描写,通过对石鼓的描绘,展现了石鼓的内在魅力和神秘力量
【注释】: 1.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作者自号“碧鸡”,以碧鸡山为别号。仙人洞,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南的桐庐县富春江南岸,因有仙人修炼成仙而得名。诗人曾在此题咏了十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2. 碧鸡:诗人自号。 3. 翠碧:形容笙的颜色青翠而美丽。 4. 笙簧(shēng háng)羽与声:指笙上装饰有彩色的羽毛和金属制的簧片发出美妙的声音。 5. 离合:指笙的吹奏方法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 6.
诗句输出: 枝叶凌云绿盖寒,乳藤因得到云端。 译文输出: 翠绿的枝叶伸向云霄,如同绿色的伞盖遮寒,乳白色的藤蔓攀缘到高高的云端。 注释: - 枝叶凌云绿盖寒:形容树枝繁密,绿叶覆盖,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乳藤因得到云端:指乳白色的藤蔓向上延伸至云层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人洞内生长的植物,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它们的生机和美丽。首句"枝叶凌云绿盖寒"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高大
【注释】 桐庐县:今属浙江杭州。仙人洞:在桐庐县北,相传为古仙人炼丹之所。十题:指《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天池:指仙人洞内深不可测的天井湖,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一鉴泉:指天池中的水。镜面如镜,故称“一鉴”。金仙:指传说中的仙人。盈虚:盈亏变化。更:同“亘”,横贯。混沌:宇宙未分时的原形。地与天:指天地之间,即天地之始。 【赏析】 本诗写诗人在桐庐县仙人洞游览
【注释】 兀:呆。石佛:即石像佛,在浙江桐庐县仙人洞中,高2.5米多,面南背北,左足踏莲花,右脚踏海,身绕佛光。 看经不记时:指修行时忘了时间的流逝。 体上:身上,这里指衣襟。 云霞:云彩和山霞,这里指天空和云雾。 赏析: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组诗作品的第二首。此诗以“石佛”为题,通过描写石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忘我以及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的意思是说,石桥横跨在虚中,跨越虚空也显得非常自然,几千年来人们在此度地行仙,桃花流水春风好,由此东去西来都是仙洞天门。 注释: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指的是作者在桐庐县仙人洞的十次游历的经历。 - 石桥:指的就是石桥,位于桐庐县的仙人洞前,是古代通往仙人洞的重要通道。 - 跨越虚中亦自然:跨越虚空也显得很自然。虚中,指的是虚无之中,这里指代了仙人洞所在的空间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