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 一字雁低头上过,两城人细掌中看。 虽知北户缘尤在,却笑南柯梦未阑。 忽见归云应是信,满襟先得洞天寒。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作者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当时,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势衰弱,诗人心情抑郁,借游山赏景抒发自己的感慨。 “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这是全诗的第一句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来鹭洲。 两腋独乘卢碗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注释: 1. 能御泠风:能够驾驭冷风。 2. 九秋:指秋天。 3. 翠摇竹影:竹叶在风中摇曳。 4. 落猿峤:落下于猿峤。 5. 清递笛声:清澈的笛声传递。 6. 卢碗:古代酒器,此指自斟自饮。 7. 楚台游:指楚国王孙们的游乐场所。 8.
【注】:湖上:指杭州西湖。 一家风景洞天清,不愧东南第一名。 春入桃源花未落,秋归湘浦月初生。 便捐世事劬(qú)劬到,且置篮舆缓缓行。 随分堪观无可辨,水光山色竞相迎。 注释:湖上:指杭州西湖。家:指苏堤。风景:美景佳景。洞天:仙境。东南第一:杭州西湖在南宋时是“东南第一”,故称西湖为“东南第一名”。春花:桃花。桃源:桃花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月出:月亮升起。湘浦:湘江边。月生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时需要对原诗进行逐句解释,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答案】 (1)留题西禅寺:在西禅寺题写诗作。西禅寺,位于今浙江天台山。 (2)谁是怡山不灭仙:谁能够成为永垂不朽的仙人呢? (3)定光来应此方缘:定光佛应允来到此地,因何而来? (4)龙骧凤翥三宗字,狮吼雷鸣六祖禅:龙骧凤凰飞舞,三宗文字
【解析】 此诗题下原注“张秘校”。据《唐才子传》卷八,张秘校即张籍,与韩愈交游甚密,是中唐著名诗人。这首诗是张籍在山寺中偶得一石壁,上面刻有诗句后所写。 首句“过去光阴有胜游”,点出时间,回忆往日的游历。次句“翠微深处更乘秋”,描绘了山寺幽深、秋色宜人的景象;同时,也暗指诗人当年在仕途上的得意,以及他那种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颔联“偶寻得石坐云坐,莫问作官休未休”两句,以石头和云为伴
次泠风阁之韵 其一 九龙峰下阁横秋,世上纤尘不可留。 清伴夜蟾留醉客,细吹时雨走归舟。 天南从此载鹏往,山北与谁乘鹤游。 已是逍遥何所待,上人高卧见蓬丘。 注释: 1. 九龙峰下阁横秋:描述一座位于九龙峰脚下的阁楼,秋天的时候格外壮观。 2. 世上纤尘不可留:表示世上的尘埃和污垢都无法留下。 3. 清伴夜蟾留醉客:夜晚的月光清澈明亮,陪伴着月亮给醉酒的人带来清凉和舒适。 4. 细吹时雨走归舟
【注释】 湖江:指湖州,今属浙江,作者任湖州知州时所居之地。二十四叔:作者的堂弟。小宗:对同辈晚辈的谦称,这里特指堂弟。受祖:继承父业。起家:发迹。身计:生活生计。族燕还悲一位空:燕子南归,徒增哀思。期约:约定。侍侧:侍奉左右,亲昵地侍奉在皇帝身边。青衫:古代士人穿的青色衣装。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与堂弟分别后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他对堂弟的关怀和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感伤。
赠致政王朝奉 得老归来已几年,水云深处洞中天。 有身且睡三竿日,无物应看一指禅。 松竹亭台闲信步,乡闾樽俎谩随缘。 此生离合谁能定,只见龙潭尚宛然。 译文: 我与您分别多年后重逢,回到了这个宁静的山水之间。在这个深山幽谷之中,仿佛能听到水声和云的声音,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我有身体可以休息,可以享受阳光照耀下的午后时光;而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看得入迷,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关注
【注释】 腾踏:指飞升。天衢:天上的大道。龙卷:旋风。案上不留下生熟的事,意即不贪恋世俗之事。箧:书箱。新移命:新的官职。幽梦:指梦境。旧隐居:旧时的隐居之地。守官:当官。谁似我:谁能像我这样。长来:常常来。湖上:指隐居在西湖附近的山中。清虚:清廉、恬静。 【赏析】 这是一首以自述为主的诗。诗人先以“自能腾踏到天衢”起兴,言自己有超凡脱俗之才;再以“少壮为龙卷未舒”作结,说自己虽然年轻有为
秋日有感 清生明爽静生悲,群动相将却入机。 物向本根成既老,雁知时节去还归。 山人邀饮酒初熟,渔叟献鲜鲈正肥。 莫管世情都扫尽,闲来林下看秋辉。 注释: 1. 清生明爽:形容秋天的景色清新明亮,给人一种凉爽宁静的感觉。 2. 静生悲:安静的环境反而让人感到悲伤,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3. 群动相将:指各种生物纷纷离去,似乎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4. 本根: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