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屈指当时宴笑同,已更三十五春风。 - “屈指”: 用手指计算,表示时间的流逝。 - “宴笑同”: 形容当时大家在一起欢笑的场景。 - “三十五春风”: 三十五岁的春天,意味着从那时到现在的年数。 2. 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 “忽忽”: 忽然之间,时间过得很快。 - “成今古”: 变成了过去和现在,强调岁月变迁。 - “万事悠悠”:
诗句释义: 1. 荣到蟾宫父子同,满堂天秀望仙峰。 - “荣到蟾宫”指的是荣耀达到像月亮一样的高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成就或地位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父子同”表示家族成员一同享有荣誉。“满堂天秀”意味着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天赋和才华,如同天上的神仙一样杰出。“望仙峰”则可能象征着家族中的某个成员有着超凡脱俗的才能或地位,如同站在仙境之巅一般。 2. 六枝已胜燕山桂,八子须攀颍水龙。 -
山堂有作 山堂在何处? 烟笼云锁几千年。 流俗寻山岂得先。 一水中分吴越界, 四峰前卧汉唐仙。 闲游东径窥青海, 偶往西源玩白莲。 却省内游还有感, 杖藜独立夕阳天。 注释:山堂的确切位置不详,但位于一处被云雾笼罩的地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世俗的人们寻找山中之景,往往都赶不上我。一条江水将吴地和越地分开,而四座山峰则分别坐落在汉唐时期的仙人居住之地。闲暇时我会游览东边的小路去欣赏那片如海般的青海
这首诗是寄梅承事所作,其内容为: 沧浪风绉鸭头波,中有高人养太和。 怪石换金清兴远,华堂收佛善缘多。 花街山院青春醉,玉管云笺白雪歌。 未信闲名羁绊得,试教衫色绿如何。 注释与译文: - 沧浪风绉:沧浪(即沧浪洲),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南,长江中游北岸。此处借指江湖、水波。风绉鸭头波:形容江水轻拂鸭头般轻柔,波纹如皱的鸭羽毛。中有高人:指在江湖间隐居的高士或隐士。养太和
注释及赏析: 1. 极数幽人百尺松,岁寒枝节引清风。 - “极数”意为极致的数量,此处用以形容张山人的高深与卓越。 - 松树因其四季常青而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这里用“百尺松”比喻张山人的品质和修为。 - “岁寒”出自《论语·子罕》,意指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强,这里的“岁寒枝节”暗喻张山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品质。 - “引清风”表示他像风一样引领着清风气
【注释】 露下:露水降落。雁未鸣:雁群还没有飞起发出声音。征:征伐、出征。 三秋尽:三个秋天过去了。字横:用“一”字写,表示不出兵。 孤馆:孤零零的客馆。惊好梦:惊动了好的梦。平芦:长满芦苇的河面。寒更:寒冷之夜。 俎上终须免:在祭祀的祭台上最终能免除兵祸。方塘:方形池塘。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戍之苦的诗歌。诗人描写了北地和南方的不同天气和生活情况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首联写北地天气寒冷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良辰惟有菊前杯,十五蟾光已看回。 - 良辰:美好的时光或时刻。 - 惟有菊前杯:只有在这美好的时刻,才能与菊花相伴,享受饮酒的乐趣。 - 十五蟾光已看回:指月亮十五圆时,月光已照回大地。这里的“蟾光”指的是月亮的光芒。 2. 白蚁酦醅凉后熟,黄金蓓蕾夜来开。 - 白蚁酦醅:用白蚁发酵的酒。 - 凉后熟: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得更加醇厚。 - 黄金蓓蕾
【注释】: 双莲:指并蒂莲。 萼:花的外层部分,也指花的花瓣。 上西池:指登上西池亭观赏荷花。 湘浦皇英:湘江一带的仙女,传说中的湘水之神。相会时,即指她们在湘江相会。 晓鉴斗妆肩笑倚:早晨照着镜子梳妆打扮,一面笑着靠着镜子。 步慵移:走路懒得移动脚步。 阁老:宰相的别称。这里泛指显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双莲以喻人。全诗四句,每句八字。前两句为第一层,写双莲之形、色与神韵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 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 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泽国旌麾十几秋 这句表达了宋江身在江南却心系山东的情怀,“泽国”指的是江南水乡之地,“旌麾”则是指古代将领的旗帜,这里象征地位和权力。宋江虽然身处此地,但心中仍挂念着遥远的故乡山东,体现了他复杂的情感纠葛。 第二句:
赠葛侍郎 三品显官知分退,数株灵草对春栽。 - 三品显官:指葛侍郎的地位和职责,即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三品显官”是唐代官职的等级制度,其中最高等级为从一品,其次是从二品、从三品。葛侍郎在此指的是他作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 数株灵草:指葛侍郎身边种植的几株珍贵植物,这些植物可能具有特殊的药用或观赏价值。 - 对春栽:在春天种植,表示葛侍郎选择在这个季节开始新的事业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