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当时宴笑同,已更三十五春风。
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别后每怀青眼客,坐间俄揖白须翁。
兰亭咫尺归欤好,当悟浮生似转蓬。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屈指当时宴笑同,已更三十五春风。
- “屈指”: 用手指计算,表示时间的流逝。
- “宴笑同”: 形容当时大家在一起欢笑的场景。
- “三十五春风”: 三十五岁的春天,意味着从那时到现在的年数。
- 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 “忽忽”: 忽然之间,时间过得很快。
- “成今古”: 变成了过去和现在,强调岁月变迁。
- “万事悠悠”: 一切事情都像流水一样缓慢而没有结果。
- “作色空”: 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没有了颜色和形状。
- 别后每怀青眼客,坐间俄揖白须翁。
- “青眼客”: 用青眼(通常指友善或欣赏的眼神)来描述那些曾经的朋友。
- “白须翁”: 白发的老人,可能是指已经故去的人。
- “坐间俄揖”: 在聚会中突然有人向你致敬,暗示着某种离别或重逢的情景。
- 兰亭咫尺归欤好,当悟浮生似转蓬。
- “兰亭”: 古代的一处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文人雅集的地方。
- “咫尺”: 很近的距离,意味着可以轻易到达。
- “归欤好”: 如果有机会回到这个地方,那将是美好的。
- “当悟”: 应当认识到,生命就像风吹草动般迅速变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通过回顾往昔的欢聚,诗人感慨岁月如梭,人生短暂,最终领悟到生命的飘忽不定。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感受,如“三十五春风”、“万事悠悠”等,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人生哲理。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如对青眼客和白须翁的回忆与相遇—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整体而言,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对人生经历和时间流转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