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
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
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
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
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泽国旌麾十几秋
这句表达了宋江身在江南却心系山东的情怀,“泽国”指的是江南水乡之地,“旌麾”则是指古代将领的旗帜,这里象征地位和权力。宋江虽然身处此地,但心中仍挂念着遥远的故乡山东,体现了他复杂的情感纠葛。
第二句:
一封曾去辱青眸
通过“一封”暗示了信件的内容可能涉及批评或责难,而宋江对此持有愧疚之心,因为信中内容让他感到羞愧。”青眸”通常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清澈,此处比喻宋江对此事的感受如同清澈的眼睛被蒙上了灰尘。
第三句:
吹嘘寸草风犹在
“吹嘘”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宋江对自己行为的辩解或美化;“寸草”则是一种微小的植物,用以喻指自己的微薄之力。尽管外界的指责如秋风般猛烈,但宋江坚信自己仍有可为,并未完全放弃信念。
第四句:
倚傍长松梦未休
这句描绘了宋江内心的坚持和理想,即便在现实中受到挫折,他依然怀揣梦想未曾放弃。“长松”象征着坚韧不拔,即使在困难面前也不屈不挠,“梦未休”则表明他的希望和追求仍在延续。
第五句:
借取谩劳闽士论
“谩劳”意为徒劳无功,“闽士”即福建地区的学者或文人,宋江在此表示向这些人咨询意见是无用的,可能是因为他已意识到问题无法解决。
第六句:
召还聊寄宋王州
此句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向往,宋江渴望回到宋朝王座之上,“寄”字含有寄托之意。尽管目前被流放至江州,但他仍抱有重回故土的梦想。
第七句:
宿源洞里南湖上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宋江在浔阳楼上,望着远处的南湖,思考着未来的路。这里的“宿源洞”可能寓意着某种精神的归宿或心灵的慰藉。
第八句:
似得双溪有乐不
“双溪”可能是指两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乐不”则表达出一种愉悦的心情。宋江通过这种表达,似乎在暗示自己虽被贬谪却不感到苦闷,内心保持着一份平和与满足。
综合分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宋江身处逆境时的矛盾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不仅展示了宋江对家乡的怀念、对自我价值的坚守,还流露出他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与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