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笏青衫便染尘,久思风骨始知真。
有无悟道何妨仕,俯仰趋时只为贫。
静向画图看五骥,急来华省侍双亲。
茶园送客诗犹在,空恨芳樽失故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送陈子真》中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释义:
木笏青衫便染尘,久思风骨始知真。
注释:木笏,即手执的手板。青衫,古代士人穿的衣服。久思风骨,即长久思考自己的品格和气节。风骨,即人的刚直不屈的品质。有无悟道何妨仕,俯仰趋时只为贫。
注释:悟道,指领悟道理。有无,即有无,有与无的意思。俯仰,指低头和抬头看。趋时,即迎合时势。为贫,即因为贫穷而做官。静向画图看五骥,急来华省侍双亲。
注释:五骥,指传说中的五马,这里比喻贤才。画图,指绘画或图像。华省,即华丽的官府。侍双亲,即侍奉父母。茶园送客诗犹在,空恨芳樽失故人。
注释:茶园,指送别的地方。诗犹在,即诗歌还在。空恨,即空自悔恨。芳樽,即珍贵的酒杯。失故人,即失去老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送别朋友陈子真的作品。韩愈在诗中表达了对陈子真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他赞赏陈子真的风骨,认为只有真正具备这样的品质的人,才能在官场中保持清廉,不受诱惑。同时,他也感叹自己虽然渴望理解道义,但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迎合时势,这使他感到惋惜和遗憾。最后,他在送别的场景中回忆起与朋友共饮的时光,深感时光易逝,令人遗憾。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