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补华
【注释】 ①“去岁”句: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沂州。去岁,指去年。逢,遇到。兹,此;夕,夜晚。 ②“五更”两句:在遥远的千里之外听到了五更天传来的雨声,想到自己一人独居万种忧愁之中。五更,泛指深夜。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万愁中,万般忧愁之中。 ③“仆散”两句:我囊中的钱已经花光了,驴子叫声也显得空空落落,连豆豉都买不成了。仆散,姓,名不详,曾任过官。囊钱尽,指钱财用尽。栈豆空
【注释】 1、谒:拜谒;顾亭林先生祠: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祠堂。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明亡后,隐居在山东山阳(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以著述和讲学为生。 2、蔓草枯杨断客魂:意思是说,长满野蒿的荒原上枯败的杨树隔断了行人的魂魄。 3、朅来烟寺阅朝昏:意思是来到这座烟雾缭绕的寺庙,看尽了朝暮更替的景象。 4、云霄不傍诸甥贵:意思是说,在天空中没有依靠自己的亲戚显贵。 5、涕泪难忘老母言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在慈仁寺谒顾亭林先生祠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富含深意,通过描绘顾亭林先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1. “地老天荒万事非,徵书迢递此心违。” 注释:大地苍老,天空广阔,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实,征召我的文书却遥遥无期,我的心也随之远离。 赏析:诗人用“地老天荒”形容世事变幻莫测,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徵书迢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等待征召文书的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游场景的七言绝句。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有作 2. 士女春游尚满山,马蹄潜度独松关。 - "士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这里指春天里外出游玩的人们。 - "春游"是指春天时人们出去赏花或者郊游的活动。 - "尚"在这里表示仍然。 - "满山"形容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 "马蹄"是指马踏过的地方。 - "潜度"暗示这些马儿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走过了某处。 -
【注释】 潮来:潮水上涨,潮汛。 鸿雁:大雁。传说鸿雁有书信传递的本领,所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传递消息的人。 同逆旅:同寄居在旅店里。逆旅:旅店。古代把旅店叫做逆旅,这里指寄居的地方,也就是客舍。 相亲意:彼此心意相通。 孤山:杭州西湖中一个岛屿,以梅花闻名。苏轼《赠刘景文》诗:“明年春色倍还人。” 【翻译】 潮水涨时,仿佛听到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寒灯之下,梦魂都为之惊起。 天空中有鸿雁飞过
双林逢姚子展 延缘聊作苇间行,密友初闻喜更惊。 乱后重逢疑隔世,愁中过慰胜同生。 风尘面目恒饥色,患难文章变徵声。 执手欷歔仍自笑,胸中五岳几时平。 注释: 1. 双林:指两棵大树之间的空地,常用以比喻隐居之地或清静之所。 2. 延缘:沿着河岸行走,泛指闲逛。 3. 聊:姑且,暂且。 4. 苇间行:指在芦苇丛生的河边散步、游玩。 5. 密友:亲近的朋友。 6. 喜更惊:惊喜之余更加惊讶。 7.
双林:指双林寺,位于杭州西泠桥附近。姚子展:即姚勉,字子发,南宋诗人,有《双林寺》诗。 剩水残山孰主持,吞声踯躅泪如丝。 剩水残山谁主宰?默默无言,泪流如丝。 真成杜老无家别,聊和陶公乞食诗。 真像杜甫一样,没有家乡可以告别;我只有模仿陶渊明的《乞食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愁。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 家家户户都在哭泣,因为虫蛀了粮食;人们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心中充满了忧虑。 欃枪痛扫非无日
【注释】凌生:诗人的朋友。交游:交往。汝:我。争战:争斗,冲突。作:成为。停舟浦草春:停在江边,看到岸边的草儿在春天里发新芽。眼中朋旧少:眼中所能看到的朋友越来越少。行矣泪沾巾:走吧,泪水已经沾湿了手巾。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诗。戴子高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情感联系。然而,当朋友要离开的时候,作者却觉得身边没有多少可以一起共饮的朋友了,所以作者十分难过
【注释】 忆家:怀念家乡。 客行:在外旅途中作诗。 门外:即家门之外,泛指天涯。 落木:飘落的树叶。 寒镫(dēng):夜深人静时点亮的灯火。 霜清:霜降。 虫负户:蟋蟀背负窗户。负,背负;户,窗。 风急:秋风吹动树枝的声音。 雁啼:鸿雁鸣叫。 欹枕:斜倚枕头。 山楼:山边的楼宇。 沈沈:形容心情沉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怀乡之情的诗。首二句说出门不远,就是天涯,表现了离家之远,思归心切
诗句释义 1. 好忆高堂泪: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泪水是思念的象征。 2. 临行滴汝衣:戴子高的离去让人感到悲伤,泪水滴落在她的衣裳上。 3. 黄金富天下:比喻金钱可以买到很多物质财富,但买不到亲人之间的情感和亲情。 4. 难买是春晖:春天的阳光温暖而珍贵,难以用金钱购买。这里强调了亲情的无价和不可替代性。 5. 雁断谁将信:描述了大雁在秋天迁徙时会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