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补华
【赏析】 此诗作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作者在新疆伊犁游历时,偶遇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花,即兴赋《秋海棠》。 “阿克苏有花”,点明地点。“叶似淡竹”写其叶状,为“碧玉”二字所概括,“菊而小”则点出其品种特征。 “色皆五色”句,用“云锦”比喻其色彩艳丽,但“无香”又令人遗憾。“中华所未有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朵花的赞美之情。 “缠回以种,自俄国来”句,说明这种花是从俄国引进的。
这首诗是一首古代汉乐府诗《长歌行》的一部分。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1. 鸯歌十五工胡装 - “鸯”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乐器或歌曲的名字,而“十五功”可能是对技艺的形容。胡装指的是少数民族或外来的服装风格。 2. 双吹辫发珠玉光 - “双吹”可能指的是吹奏某种乐器的动作,“辫发”可能是指头发的一种装饰方式,如辫子。"珠玉光"可能指的是头发上装饰的珠宝反射出的光芒。 3. 丰貂之冠孔翠饰
朗公节帅为我营建了阿城旁的几亩菜园,我因此作诗感谢。 力耕无寄托,实事求充肠。 赋命况穷薄,福泽宜自量。 终朝饱鱼肉,无乃天所殃。 我郡勤育蚕,亦复识其方。 父老倘顾问,尚能言种桑。 注释: - 朗公节帅:指唐代名将张九龄,曾任岭南节度使。 - 营建:建立。 - 事求充肠:事事追求充实自己的内心。 - 赋命:天命、命运。 - 福泽:福气、恩泽。 - 饥寒交迫:形容非常贫困。 - 勤育蚕
【注释】 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于轮台。歌:诗歌,歌曲。胡麻、大麦等:这里指西域的农作物。垂柳、杨树:都是杨柳科植物,这里泛指树木。通桥梁:有桥可以通行。鸡鸣犬吠,流水长:乡村宁静的生活景象。蚕丝:用蚕吐丝制成,古代用来织布。豆、瓜:豆类和瓜果类蔬菜。趁墟:赶集。驱马羊:赶着牛羊去市场卖。秧哥,即秧歌,民间舞蹈的一种。杂沓,杂乱。巴郎,指男子汉
朗公节帅为余营室阿城之旁筑圃数亩以资种菜作此奉谢 我生四十载,赁屋苕溪皋。 寸土非我有,愧彼墙上蒿。 蝎来走秦陇,旅舍悲寂寥。 安知万里外,享此堂宇高。 暖日辉重檐,微风通疏寮。 白翻一渠水,翠拂千柳条。 谁为经营之,大将拥节旄。 高牙罗壮士,广厦留吾曹。 平生九九术,宁足虚席招。 正当自隗始,适馆多英髦。 公家西子湖,百顷堆烟涛。 楼台亦未起,惜哉戎马劳。 侧想功成归,岸帻湖上桥。 访公话西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1:鲥鱼出水菖蒲长 “鲥鱼出水”描绘了端午节时江上的景象,鲥鱼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而“出水”则暗示了这种美味的新鲜度。 - 译文1: 端午节这天,松陵江上的景色十分宜人,龙舟比赛也显得有些萧瑟。空气中弥漫着廉纤细雨带来的凉爽感觉。 - 诗句2:王瓜槜李那得致 “王瓜槜李”可能指的是当地的特产,但在当时可能不易获得
《萧大夫马歌》是施补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一位军旅中起家、战功卓著的将军的深切哀悼。下面将逐句解析诗歌: 1. 首句释义:"驽骀䠎𨄕满天下,执策而临叹无马"。这里的“驽骀䠎𨄕”指的是一匹普通的马,而“执策而临叹无马”则形容将军在军中因缺少战马而感到失望和无奈。这一句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将军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气氛。 2. 第二句释义:"谁知世有萧大夫,独得名驹色丹赭"
严氏家庙松歌为秋樵丈作 方练奇节天下崇,何人为表严司空。 五百年来事隐约,依然祠庙菰城东。 【注释】严氏,指严嵩(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世宗嘉靖年间为首辅大臣,后与夏言、严世蕃合谋陷害李默等反贼。“严氏家庙”是严嵩的祠堂,在南京的东边。 行人下马动凭吊,轮囷手抚当门松。 白昼时闻飞霹雳,空堂宛欲腾蛟龙。 【译文】行人们纷纷下马凭吊,用手抚摸着当门的松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然后把握整首诗的主旨大意。同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等。 此诗为题咏飞来峰的七绝。“谁将万柄青”,诗人用一个问句引出了飞来峰,“谁”字点明是人为雕琢而成的。接着写其外形:“横空倒插成此峰。”形象描绘出飞来峰突兀高耸、雄姿勃发的特点。颔联两句
端午日同严秋樵劳巽卿袁孝宰南观饮酒鲥鱼出水菖蒲长,松陵江上逢端阳。 龙舟竞渡事萧瑟,廉纤细雨僧堂凉。 王瓜槜李那得致,白芷自袅炉中香。 尚思佳节会良友,荒厨炙酒开蒲觞。 严翁五十饱识字,鬓边白发垂秋霜。 巽卿清疏孝宰静,坐中二妙谁能当。 其余数子各媕雅,议论足令吾军张。 皇天似为慰羁旅,此会难得非寻常。 梅风拂槛助森爽,栀花蕉叶交芬芬。 须臾酒罢客亦起,负手来往循长廊。 默思稚齿过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