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补华
【注释】 阿克苏守岁呈朗公:指作者在阿克苏时作的一首诗送给朗公。四十六年风电走,一昔勾留亦何有?坐凭越酒发朱颜,起对胡天搔白首。小时候空作英物期,老去谁怜贱士丑。命宫磨蝎如韩苏,闪闪箕星压牛斗。议论犹堪千载前,功名竟落万夫后。长劳吊客慰虞翻,哪复封侯询许负。咄哉投笔老西陲,已矣扶锄隐难亩。知己公偏爱惜深,归期我为低徊久。虎符龙节更临边,瓯脱华离还设守。扣囊愿出策二三,不获报君终报友
【注释】马上闲吟:即指诗人的闲情逸致。雪鬓霜眉:白发苍苍。九十年:这里用“九”和“十”谐音,表示八十九年。犹能:仍然能。猛加鞭:形容骑马飞快地奔驰。城中事:指当时发生的一些小事。初铸乾隆普尔钱:指乾隆皇帝开始铸造乾隆铜币。 译文: 我的头发已经斑白,眉毛也变得花白,但还能骑着马匹快马加鞭,疾驰而去。城里的孩子还记得,当年在城郊铸造了乾隆年间第一批普尔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
诗句释义如下: 家具无多,岁月几经迁移,温暖的衣服在深深的山谷中,冷平川上飘荡。 译文: 家具很少,岁月几经迁移,温暖的衣物在深深的山谷中,冷平川上飘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谷与平川之间的景象。首句“家具无多岁几迁”,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家具虽少却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次句“暖衣深谷冷平川”则通过冷暖对比,展现了山谷与平川不同的温度感受,也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注释:白头巾缠在头上,两辫斜插着。妇女回家后会用布包裹好家当,这是风俗习惯。 马乳藏在密处制成酒,牛油拌入茶叶做成点茶的调料。 赏析:这首《马上闲吟七首·其二》是一首描写妇女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妇女回家后的各种活动,展现了妇女在家中的角色和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在南边的运粮路上,四分戎菽六胡麦,关里储粮千万石。 迢递输军用百车,山关尽日闻鞭策。 官骡苦瘦民骡肥,官车苦敝民车泽。 民车已过伊吾西,官车踯躅敦煌碛。 热风瀚海百疫生,冻雪阴山三伏积。 运粮人畜还食粮,去日千钧到时百。 花门出没昭莫多,更恐饥来肉不择。 艰难暂饱古城军,深秋或者粮因敌。 注释: 1. 南运粮行:描述的是南边的运粮路线及其情况。 2. 四分戎菽六胡麦
【译文】 万山都变成僧人枯槁的形态,三月沙尘满焉耆道。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 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 【注释】 题苏巴什驿壁:题写在苏巴什驿站墙上的诗稿。苏巴什: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一带。 焉耆道:指由焉耆(汉时西域国名)通向西北的道路。焉耆,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西南,为古龟兹国故地。 征骖:驾车出游时套在车前的骖马。骖,即副车
《送王耔山赴疏勒二首》其一 注释: 虚堂悬莫邪 —— 空荡荡的大厅悬挂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剑。 六月血风冷 —— 六月里,寒风如同鲜血一般刺骨。 森然墙壁间 —— 在高大的墙壁之间。 魑魅不留影 —— 恶鬼魅影无法留连。 路人何栗栗 —— 路上的行人都提心吊胆。 宁与魑魅等 —— 我宁愿与你一起,也不愿意与你为伍,成为恶人。 平生有肝胆 —— 我一生都有一颗赤诚的心。 爱尔寒芒炯 ——
大风 黄云天半波涛涌,惊飙震荡阴山动。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着人攒万矢。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见边风颠。 翻译: 大风 在黄云满天的天空中,波涛汹涌如海浪般涌动,强劲的风暴震动着阴山,使得山峦都在颤抖。 酒泉城外,士兵们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战鼓轰鸣,帐篷忽然像蝴蝶一样翻滚起来。 筚篥(bì lì)呜呜吹奏时声音低沉,无法发出声音;雨水猛烈地打在人身上
施补华的《马上闲吟七首·其七》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团结一心的赞美之情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分析: 1. 椎冰凿雪谒官人,圣代重逢日月新:描述诗人亲自到官府拜见官员,感受到了国家政治清明、时代更新的景象。 2. 万里一心依北极,乾隆皇帝子孙民: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皇室的敬仰之情,认为清朝皇帝的后代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3.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这首诗是王维在天宝年间(约公元742年-755年)创作的,当时他是唐玄宗的宫廷诗人之一。诗中表现了边塞风光,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万里既无归,何妨更万里。 译文:即使身处万里之遥,也无所畏惧,更何妨远行万里。 注释:万里表示很远的距离,既指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也暗示着时间的长久。 2. 西行绝太荒,犹是乾坤裹。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