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既无归,何妨更万里。
西行绝太荒,犹是乾坤裹。
古人驰异域,战伐功可纪。
蝎来战伐余,乱丝待君理。
弱肉供强食,仍岁饱封豕。
昨日是前生,今日生之始。
伤禽怯鸣弓,闻筝亦惊起。
幽囚别太阳,对烛聊小喜。
养民如养狙,宁复矜鞭棰。
人狙两忘猜,宛转随所使。
火云生马头,冰月出马尾。
手挽昆仑波,先为洗泥滓。
葱岭在天半,东望万山底。
一发酒泉城,故人应在此。
这首诗是王维在天宝年间(约公元742年-755年)创作的,当时他是唐玄宗的宫廷诗人之一。诗中表现了边塞风光,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万里既无归,何妨更万里。
译文:即使身处万里之遥,也无所畏惧,更何妨远行万里。
注释:万里表示很远的距离,既指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也暗示着时间的长久。西行绝太荒,犹是乾坤裹。
译文:向西行走至极远的地方,仍然被天地所包裹。
注释:太荒指的是极为荒凉的地方,乾坤则是指天地宇宙。古人驰异域,战伐功可纪。
译文:古代的英雄战士驰骋于不同的疆土,他们的战功可以被记载下来。
注释:驰异域表示出征或战斗,战伐表示战争或征战,功可纪表示功绩可以被铭记。蝎来战伐余,乱丝待君理。
译文:战火纷飞之后,混乱的局势需要你治理。
注释:蝎来表示战乱之后的景象,战伐余表示战争后的余烬,乱丝表示混乱的局面,君理指治理。弱肉供强食,仍岁饱封豕。
译文: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每年都有动物成为捕食者的猎物。
注释:弱肉强食是一个成语,形容强者欺凌弱者、大鱼吃小鱼的自然规律。昨日是前生,今日生之始。
译文:昨天可能是前世,而今天则是新生的开始。
注释:昨日是前生表示过去的时间,今日生之始表示现在的起点。这里的“前生”与佛教中的轮回观念有关,意味着生死循环。伤禽怯鸣弓,闻筝亦惊起。
译文:受伤的鸟害怕听到弓箭的声音,甚至听到筝声也会惊慌地飞起。
注释:伤禽怯鸣弓指的是受伤的鸟儿害怕弓箭的声音,筝亦惊起表示筝声也能让鸟儿受到惊吓。幽囚别太阳,对烛聊小喜。
译文:被囚禁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影子,对着蜡烛时感到一丝喜悦。
注释:幽囚比喻被囚禁的处境,太阳的影子表示日暮时分的光线。养民如养狙,宁复矜鞭棰。
译文:养育人民就像养育猴子一样,又何必去炫耀鞭打呢?
注释:养民指养育人民,养狙比喻教育或培养,鞭棰则指用鞭子抽打或惩罚。人狙两忘猜,宛转随所使。
译文:人和野兽都失去了猜忌之心,随着主人的命令行事。
注释:狙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动物,也可能是比喻人的某种特质,人狙两忘猜表示人和动物都不再相互猜疑。火云生马头,冰月出马尾。
译文:火云映照在马头的上空,而月亮则从马的尾巴上升起。
注释:火云指火烧云,马头表示马的头部,马尾则是指马的尾部。手挽昆仑波,先为洗泥滓。
译文:用手拉起昆仑山的波浪,先清洗掉泥土和尘埃。
注释:昆仑山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座著名山脉,这里用来比喻巨大的困难或挑战。葱岭在天半,东望万山底。
译文:葱岭高耸入云,向东望去可以看到无数山峰。
注释:葱岭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分支,位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脉景色。一发酒泉城,故人应在此。
译文:一旦出发到达酒泉城,故人应该也在城中等候。
注释:酒泉是古代的一个城市名称,这里用来代表一个目的地或者起点。故人指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