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城东七十里,蝶飞燕语春风温。
杨柳清随一湾水,桃花红入三家村。
山童盘跚作胡舞,野老钩辀能汉言。
苜蓿葡萄笑相献,年来渐识官人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薛三归京》。
诗句解释:
- 托和奈作:这是一首诗的题目,可能是作者为薛三所写的。
- 龟兹城东七十里:龟兹城位于今新疆库车县,这里指诗中的地点。
- 蝶飞燕语春风温: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蝴蝶在飞舞,燕子在歌唱,春风温柔。
- 杨柳清随一湾水:柳树的枝叶随着小溪流动,显得格外清新。
- 桃花红入三家村:桃花盛开,颜色鲜艳,仿佛进入了三家村(一个村庄的名字)。
- 山童盘跚作胡舞:山童(可能是儿童)穿着胡服(西域服装),欢快地跳舞。
- 野老钩辀能汉言:一位年长的村民(野老)用拐杖敲着车厢(钩辀),能够讲汉语。
- 苜蓿葡萄笑相献:苜蓿和葡萄被拿来作为礼物,笑容满面。
- 年来渐识官人尊:经过这些年的了解,现在逐渐明白官员的尊贵之处。
译文:
在龟兹城东七十里的地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蝴蝶飞舞,燕子歌唱,春风温柔。柳树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随着小溪流动。桃花盛开,颜色鲜艳,仿佛进入了三家村。山童穿着胡服,欢快地跳舞。年长的村民用拐杖敲着车厢,能够讲汉语。苜蓿和葡萄被拿来作为礼物,笑容满面。经过这些年的了解,现在逐渐明白官员的尊贵之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西域风情。从蝴蝶飞舞、燕子歌唱到桃花盛开,再到山童跳舞、年长村民讲汉语,都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最后一句“年来渐识官人尊”则是对诗中人物身份的一种暗示,可能是指诗中的官员或者他的同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