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耀
【注释】 西行未作峨眉游:还没到峨眉山去游玩,即尚未游览峨眉山。舣(yǐ)棹:停船靠岸。三峰:指峨眉山有名的三大山峰。太古雪:指峨眉山上的积雪。千树万树孤云秋:形容峨眉山上树木繁茂,像一片片飘浮的白云。寄书:指给朋友写信或写诗。一青鸟:指一只信鸽。双白鸥:指两只白色的鸥鸟。芒鞋:用草做成的鞋,用来代替丝履,表示不拘礼节。自来:自然而来。凌:越过。嘉州:今四川乐山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的内容如下: 糟丘歌寄东生弟 人间不筑黄金台,天上不修白玉楼。腹中文字半磨灭,化为酒气成糟丘。 我欲死埋其侧生与之游,不醉亦醉不愁亦愁。光阴一掷几千载,吾将老死无春秋。 不知人间天上,何处可以长居而久留。愿假东来鹤,为我西飞招子由。 茫茫江汉表,荡月乘虚舟。江汉滔滔去何驶,汝驾长风好来此。 一杯涤尽胸中尘,共卧糟丘万古春。 译文: 1. 人间不筑黄金台
短歌行 丈夫不能骑马挽强弓,飞身杀贼称豪雄。胡为翩翩乃学少年子,斗鸡走狗驰青骢。 注释:丈夫不能骑马和拉弓,却要学着年轻人的样子,斗鸡走狗,奔驰在青骢马之上。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的诗歌。诗中的主人公虽然不能骑马和拉弓,但却有勇有谋,斗鸡走狗,驰骋疆场,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我闻南北豺狼走平圹,霜戟森森列万帐。梦中忽割几人头,渴吞战血心犹壮。 注释:听说南北各地豺狼横行,霜戟森森
注释 - 塞上春感: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边塞春天的感慨。 - 城头觱栗响金飙:城头上吹来的风声和水声(觱栗)听起来如同金属般清脆响亮(金飙),形容了边塞的寒冷。 - 听说群羌更动摇:据说羌族人民因为某种原因变得更加不安。 - 冻坼平冈饥牧马:冬天使平坦的山冈变得干裂,饥饿的牧民在马槽旁喂马。 - 阴沈大漠冷盘雕:大沙漠上空布满云层,天空显得阴沉,仿佛是冷冰冰的盘子一样。 - 花门祸肇天俱惨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蹀躞青骢下九垓”:“蹀躞”是一种古代马具,这里用以形容马的步态。而“青骢”是青色的马,常用来比喻忠诚和勇猛的士兵。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骑在忠诚勇敢的战马上,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间(“九垓”指极远之地),展现出英勇无畏的姿态。 2. “雕鞍香踏软红来”:这里“雕鞍”指的是精美的鞍座,常用于装饰马匹,增添其威武之姿;“香踏”可能是指马行走时尘土飞扬,香气四溢
塞上春感 岁暮高吟《宝剑篇》,短衣盘马忆当年。 关中苍莽风云地,陇上飘飖雨雪天。 羽箭自传青海外,音书谁寄玉门前。 敦煌此去皆烽火,仍是君王旧拓边。 译文: 在岁末的时候我吟咏着《宝剑篇》,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穿着短衣骑着马怀念过去的岁月。 关中的辽阔和苍茫的风云,陇上的飘渺和雨雪纷纷的景象,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战火纷飞和沙场征战。 我的羽箭已经传递到了远方,希望它能传到家乡
人间不筑黄金台,天上不修白玉楼。腹中文字半磨灭,化为酒气成糟丘。 我欲死埋其侧生与之游,不醉亦醉不愁亦愁。光阴一掷几千载,吾将老死无春秋。 不知人间天上,何处可以长居而久留。愿假东来鹤,为我西飞招子由。 茫茫江汉表,荡月乘虚舟。江汉滔滔去何驶,汝驾长风好来此。 一杯涤尽胸中尘,共卧糟丘万古春
西行未作峨眉游,舣棹独登江上楼。 三峰两峰太古雪,千树万树孤云秋。 寄书远近一青鸟,随艇浮沉双白鸥。 安得芒鞋自来去,闲从绝顶凌嘉州
城头觱栗响金飙,听说群羌更动摇。 冻坼平冈饥牧马,阴沈大漠冷盘雕。 花门祸肇天俱惨,草碛营开土半焦。 杨柳东风何处是,春来还忆灞陵桥
蹀躞青骢下九垓,雕鞍香踏软红来。 筵张玳瑁调金鼎,笔架珊瑚咏玉台。 萱草岁寒凌雪健,杏花春暖向阳开。 于今《雅》《颂》承平日,眠底纵横见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