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注释】 1、秋花:指秋天的花。 2、蝴蝶红房坼:蝴蝶的红色花朵已经凋零,只剩下红色的空壳。 3、牵牛紫萼攒: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密集丛生。 4、篱角住:在篱笆角落停留。 5、露华团团:露水像团球一样晶莹剔透。 6、天意怜秋草:上天怜悯秋天的花草。 7、人情感岁阑:人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敏感。 8、秾芳难耐久:美丽的花朵难以持久。 9、珍重及时看:珍惜美好的东西,及时欣赏。 【赏析】
自信阳入平靖关 其五 池沼天然汇,曾无斧凿痕。 三时鱼价贱,七月藕花繁。 风定波犹急,沙澄水不浑。 在山清彻底,难向外人论。 注释: 1. 池沼天然汇:自然形成的池塘和沼泽地。 2. 曾无斧凿痕:未曾被人工雕刻或加工的痕迹。 3. 三时鱼价贱:指一年中三个季节里鱼的价格都很便宜。 4. 七月藕花繁:七月荷花盛开。 5. 风定波犹急:风停后水面上波浪仍然很急。 6. 沙澄水不浑:沙子清澈
【注释】自信阳:指自雄阳关。平靖关: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南,古为羌族与匈奴往来之通道。势逼疑中断:形势逼迫,疑山势险峻,难以通过。途穷忽有梯:走到路的尽头,忽然看见一条小路可以攀登。只寻山脉络:只是寻找山中的溪流和山岭。不辨景东西:不知道眼前的景色是东还是西。倏觉升天易:突然觉得登天很容易。终忧入窞低:最后担心掉入陷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平靖关遇到困难,经过努力才渡过难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昔瀛洲步,追随老弟兄。 - 注释:回忆起过去在瀛洲(一个古代地名)一同漫步的日子,与老朋友一同前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瀛洲”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神秘和遥远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旧友的深厚感情。 2. 得书常互借,置酒辄同倾。 - 注释:得到书籍时总是互相借用,聚会时总是一起畅饮。 - 赏析
【注释】 一片云垂幛:形容石公山云雾缭绕,宛如帷幔。 千年石作闾:指山中岩石经千万年风化,形成天然的石门。 至人观自在:指佛家所说的“至人”,能观照一切境界,不受拘束。 妙理契真如:指佛教中的“妙理”,与“真如”相通。 听法灵鼍拱:传说中,有一只名叫灵鼍的神兽,能听佛法,所以这里用来形容听法的动物。 皈心怖鸽居:指信徒们虔诚地供奉鸽子。 应声随感是:指佛经中的感应现象,即因缘所至,随声相应。
【注释】 1. 高岭铺:地名。 2. 危崖赤似砂:指山崖上长满了红色的苔藓。 3. 石奇蹲巨豕:指石头的形状奇特,仿佛是一只蹲伏的大猪。 4. 路曲绾长蛇:形容山路弯曲像一条长蛇。 5. 擽釜宵煨芋:用大锅在夜晚煮着芋头。 6. 提筐午捉花:提着篮子在中午采摘花。 7. 村居无面势:指村里的住宅没有门面。 8. 茅屋数家斜:指几间茅草房倾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风光和农家生活的诗
石公山 其一 磊磥云根露,纡回藓径长。 真形从古耸,灵气到今苍。 未列奇章品,终逃艮岳纲。 草轻蚛蛀石,积厚久流光。 注释: - 磊磥:指石公山的岩石质地坚硬。 - 云根:指山中的云雾缭绕的地方。 - 纡回:曲折蜿蜒。 - 真形:指石公山上的真实形状。 - 灵:灵气,这里指自然赋予的神奇力量。 - 未列奇章品:没有被列为奇山异景。 - 艮岳纲:古代用以镇压山石的重物,比喻压迫或束缚。 -
灵祐观 神景三唐旧,天禧榜特更。 书藏云笈富,境想玉虚清。 香火今非昔,湖山澹有情。 眼中钉未拔,太息认衔名。 注释: 1. 神景三唐旧:指的是唐朝的神景寺,三唐指的是唐代的三个朝代。 2. 天禧榜特更:天禧年(公元1017年)皇帝下诏更改了科举考试的榜文。 3. 书藏云笈富:云笈是道家经典《云笈七签》的意思,表示这里的藏书非常丰富。 4. 境想玉虚清:境指的是境界、环境
【注】: 1. 且饱家常饭,聊为遣兴吟:暂且吃饱家里的饭,姑且作诗以消遣。 2. 菜茎都似剑,茅秀欲成针:菜的茎杆都像剑一样直挺,茅草的秀美就像要做成针那样细致。 3. 添线风鸢健,巡檐铁马咅:给风筝添上线的风筝飞得又快又高,巡视屋檐下铁马(即铜马)时发出响声。 4. 儿童才散学,上树捉巢禽:等到孩子们放学后,就跑到树上去捉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田园时的一首小诗
注释: 冬日山行:冬季山中行走。 寒林亦何有,叶秃剩空枝:寒冬之中,树林中也没有什么东西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 颇似江淹笔,颓唐才尽时:这很像是晋代文学家江淹(442—505年)笔下的风格,表现一种颓废、衰落的情调。 道门先去泰,禅律蚤除痴:道家先于佛教,禅宗又比道教更早,因此这里的“去泰”可能是指道教在佛教出现之前就已经衰败,而“禅律蚤除痴”可能是说禅宗的教义很早就被消除了无知与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