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景三唐旧,天禧榜特更。
书藏云笈富,境想玉虚清。
香火今非昔,湖山澹有情。
眼中钉未拔,太息认衔名。
灵祐观
神景三唐旧,天禧榜特更。
书藏云笈富,境想玉虚清。
香火今非昔,湖山澹有情。
眼中钉未拔,太息认衔名。
注释:
- 神景三唐旧:指的是唐朝的神景寺,三唐指的是唐代的三个朝代。
- 天禧榜特更:天禧年(公元1017年)皇帝下诏更改了科举考试的榜文。
- 书藏云笈富:云笈是道家经典《云笈七签》的意思,表示这里的藏书非常丰富。
- 境想玉虚清:境指的是境界、环境,玉虚是道教中一个清静无为的理想境界。
- 香火今非昔:过去的香火旺盛,现在则相对稀少。
- 湖山澹有情:湖和山显得更加宁静,有了一种淡淡的情调。
- 眼中钉未拔:比喻心中的痛恨之物尚未除去。
- 太息认衔名:叹息是因为曾经有过的争斗而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灵祐观的一种感慨之作,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首句“神景三唐旧”直接点明了灵祐观的历史背景,即它是唐代神景寺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二句“天禧榜特更”则是说在天禧年,皇帝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榜文,这也许是为了鼓励更多的读书人去追求学问,而不是仅仅追求功名。
第三句“书藏云笈富”,表明这里的藏书非常丰富,可能是由于历史上文人墨客的不断涌入,使得这里成为了知识的宝库。接下来的“境想玉虚清”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这里的环境宁静而纯净,仿佛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美好的回忆中,而是转而感叹“香火今非昔”,说明现在的香火已经不如以前旺盛了,这可能是因为战乱或者社会动荡导致的。最后两句“眼中钉未拔,太息认衔名”则是诗人对历史的一个反思,他感叹自己无法改变过去的事实,只能叹息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描写灵祐观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的无奈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