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东浦方伯枉过寓斋即用集中见赠元韵忧乐希文志,精深子美诗。 心如漱玉洁,名与落星垂。 屡辱高轩过,常聆妙德辞。 义门清望远,亲炙又今兹。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浦方伯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东浦方伯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首句“忧乐希文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忧喜的态度,认为人生应该以追求文学理想为目标
【注释】 寂:静。娑拖一老藤:娑拖,指长着茂盛枝叶的树。三、四句写诗人独自访花的情景。约伴,约定同伴。渡,指摆渡。渡口。逢僧,遇见和尚。五、六句写诗人在河边捕鱼,看到水獭想吃鱼而不得,狸子捕鼠很得手。稍欣春雨足,宿麦润千塍:稍微感到春雨充沛了,田埂上的麦苗都沾湿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独游郊外的人所见所感。首句写市井之冷落,次句写老人的孤独,三四两联写诗人在河上捕鱼遇事
将抵巴陵 入山八九日,山意渐阑珊。 螺髻经千叠,羊肠剩几盘。 泉声无雨缩,虫响入秋寒。 遥望烟村外,渔舟阁浅滩。 注释: 1. 入山八九日:指进入山林已经八九天。 2. 山意渐阑珊:意思是山的景色逐渐变得稀疏、模糊。 3. 螺髻经千叠,羊肠剩几盘: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像螺旋状,经过层层叠叠的山峰,像羊肠小道,只剩下几盘。 4. 泉声无雨缩:泉水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声音也显得低沉。 5. 虫响入秋寒
注释:季重(即刘季重),才名久负盛誉,宗元(即韩愈)隐居遁世。论诗守圭臬,寓兴近风骚,淡若云生岫,清如水剪刀,试看箧中作,心折次山聱。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韩愈诗稿的诗,全诗对吴香岩的诗作了热情赞扬,表达了对他诗歌才华的钦佩之情。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感受到吴香岩诗歌的魅力
琴筑鸣幽涧,听来不厌喧。 钟声和月远,木叶受风翻。 奥旷疑天设,清凉即佛恩。 安心何日竟,我欲问桑门。 注释: - 琴筑鸣幽涧:用琴弹奏和筑鼓的声音在深山的幽静小涧中回荡。 - 听来不厌喧:虽然周围环境很安静,但是听到这些声音却不会感觉厌烦。 - 钟声和月远:钟声与月光一同远远传来。 - 木叶受风翻:风吹过树林时树叶被吹得纷纷扬扬。 - 奥旷疑天设:深远空旷的地方让人怀疑是上天特意安排的。 -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后两句为第二层。前两句是说“东里有祠堂”,而“舆人”又念叨不忘,说明郑子产祠的名声很大。“救时羊舌诮,授政子皮良”,说的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游吉在鲁国当政,他为了救世,让孔子担任司寇,治理国家;孔子也以高尚的品德来教育百姓。这里运用典故,赞颂孔子。后两句写郑子产祠的景况,“制锦成非易,操刀割恐伤”,说明郑子产祠里的锦缎制作工艺复杂不易
【注释】 遂平:今河南省遂平县。 蕞尔吴房邑:小小的吴国领地。 夫槩封:即“甫槩封”,春秋时吴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隐成淮蔡蔽:隐藏在淮水、蔡水一带的屏障中。淮水、蔡水是古代大河流名。 直达汴河冲:直指汴河的下游,即黄河下游。汴水,古称“汴河”。 纳稼先完赋:收庄稼前先缴纳租税。纳稼,收获庄稼。 于茅计禦冬:用茅草搭棚御寒,以待冬天。于,通“豫”。 村氓闲最乐:乡村百姓悠闲自得最为快乐。
戴星忙结束,卓午便消停。 树影窗中速,棋声枕上听。 有情花展靥,无事鸟梳翎。 此去巴陵近,烟波渺洞庭。 注释: 1. 戴星:形容时间紧迫或工作繁忙的样子。 2. 卓午:指中午时分,太阳高照。 3. 树影窗中速:形容树的影子在窗户中快速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4. 棋声枕上听:形容在枕头上聆听下棋的声音,是一种悠闲的享受。 5. 有情花展靥:形容花朵绽放时显得美丽动人。 6. 无事鸟梳翎
诗句释义: 1. 楚使盟书地 - 楚国使者在颍阳地区签署盟约。 2. 淮西战纪勋 - 宋朝岳飞在淮西战役中建立功勋,击败金军。 3. 澄波颍阳月 - 颍河的波光清澈如洗,夜晚的月光照在大地上。 4. 古驿召陵云 - 古时的驿道上飘散着召陵的云雾。 5. 老树全成秃 - 古老的树木都已光秃,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6. 饥乌似唤群 - 饥饿的乌鸦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呼唤同伴。 7. 苍凉荒草路 -
【注释】 德安道中:诗人经过德安县的道路。德安:今安徽安庆市宜秀区。德安道中指从德安县出发经过道路的一段旅程。 一径穿山顶,人来树杪行。 一条小路伸向山顶,行人在上面行走。 舆丁防足滑,担仆苦肩赪。 车子夫和挑行李的人都担心脚底打滑,肩膀因此发红。 枫柏天然画,原田局上枰。 枫树和柏树自然构成了一幅图画,原野上的农田如同棋盘一样排列整齐。 三关遥在望,翠巘倚云横。 前方有三个山关遥遥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