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句子,然后结合着注释和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来进行理解作答。“榜人催欲渡”是说船夫催促着我准备渡河;“小泊为登楼”是船靠岸后准备登黄鹤楼;“奇观讵容失”是说这奇特的自然景色不容我错过
岳阳楼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巳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释义: 岳阳楼(旧称岳阳楼或巴陵郡城)耸立在城墙之上,高耸的楼阁映衬着惊涛拍岸的景象。楼前是广阔的水面,楼后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站在楼上,可以尽览洞庭湖八百里的美景,云雾缭绕着远处的两座山峰。登上楼顶,心胸豁然开朗,仿佛可以放声歌唱。若不是皇帝的命令召我去京城任职
【诗句注释】 临颍:古郡名,今河南临颍县。 小邑停征旆(léi pèi):小县城,停着征召的旗帜。 高歌倒杯酒:高歌畅饮,把酒喝光。 苔皴钟傅字(cūn fū zǐ):长出的苔藓将钟、傅两姓的字迹侵蚀,显出原字。 草没马融台(má róng tái):野草掩没过马融的读书台,指马融辞官归田。 禅汉词多诈(shàn hàn cí duō zhà):佛家禅宗多有诡谲之说,与汉代儒家的仁义相悖。
【注释】 ①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登楼观景,可远眺长江、汉江之水,俯瞰武汉市区。 ②翁覃溪:指清代官员翁方纲,字覃溪,号覃溪居士,河南商丘人。中允:明清时期对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员的一种称号,为从五品官。编修:明清两代对翰林院官员的称谓,为七品官。彭六一:即彭泽,字六一,江西丰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这首诗应是作者与彭六一的酬答之作。 ③刱:砍伐。 ④丹枫:红枫树。霜后
注释: 信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部。 淮水浅可涉:淮河的水浅得可以涉水而过。 楚云望巳微:楚国的云彩已经看不清楚了。 日斜栖鸟树:太阳快要落山了,鸟儿在树上栖息。 人语钓鱼矶:人们在那里说话,有人在钓鱼。 伐木家烧炭:有人家正在砍伐树木,烧制炭火。 装绵客制衣:有人正在制作棉花衣物。 往还经两度,逝景迅骖騑:往来经过两次,时光快速地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黄河边渡口的即兴之作。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古渡寻荥泽,遥山辨太行: - 古渡寻荥泽:在寻找荥泽这个古老的渡口。荥泽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也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想要渡河的地方。 - 遥山辨太行:远山清晰可见,辨识出了太行山脉。太行山脉位于中国北方,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2. 落槽中溜缓,解缆一帆张: - 落槽中溜缓:形容水流平缓,船只行驶平稳
诗句释义 1 确山:确山县,位于中国河南省。 2. 明港驿、朗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经过之地。 3. 秣:喂马或喂养牲畜。 4. 风力冬来壮:冬天的风力强劲有力。 5. 山容:形容山的容貌。 6. 櫹椮:落叶堆成的树桩。 7. 苍莽:形容草木茂盛。 8. 眺平芜:远望平坦的田野或荒原。 9. 此去中原近:暗示诗人即将离开此地,前往更远的地方。 10. 官邮:指官方传递信息的邮政系统
韩魏公祠 宋家贤宰辅,屈指首韩公。 将相三朝寄,安危一体同。 黄花坚晚节,霖雨敛神功。 漳水有时涸,此祠终古崇。 【注释】: 1. 韩魏公祠:指的是在宋代时期,韩琦担任过宰相职务的祠堂,是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地方。 2. 宋家贤宰辅:指的是在宋朝时期,有许多优秀的宰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琦。“贤”表示优秀,“宰辅”是指辅佐帝王的大臣,这里特指宰相。 3. 屈指首韩公:用“屈指”表示回忆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诗常常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的题目是《渡漳水》,意思是渡过漳水。漳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这首诗就是描写了诗人渡过漳水的情景。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水道三冬缩,舆梁十月成。 - "水道三冬缩":指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变得狭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即可。 “汤阴”是这首诗的标题,出自《后出塞》诗。汤阴,今河南安阳市,因春秋时卫文公迁都于此而名。诗人以“羑水流城北,淇泉屈邑东”开篇,即交代了地点。“羑流”即羑里之水,指淇水;“屈邑”指汤阴县的东面,也就是汤阴县城所在地。“霜清僧寺磬,树老古原风”二句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