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水流城北,淇泉屈邑东。
霜清僧寺磬,树老古原风。
故里尧君素,荒坟嵇侍中。
金牌三字狱,千载泣英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即可。
“汤阴”是这首诗的标题,出自《后出塞》诗。汤阴,今河南安阳市,因春秋时卫文公迁都于此而名。诗人以“羑水流城北,淇泉屈邑东”开篇,即交代了地点。“羑流”即羑里之水,指淇水;“屈邑”指汤阴县的东面,也就是汤阴县城所在地。“霜清僧寺磬,树老古原风”二句写景,先写寺庙里的僧人敲着磬声,然后写到树上的老风。“霜清”“磬”“树老”等关键词语,写出了时间的特点和季节的转换,也表现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之情。“故里尧君素,荒坟嵇侍中”这两句,诗人用典抒情。“尧君”,这里指陶渊明;“嵇侍中”指嵇康。陶渊明在东晋为官,曾作《感士不遇赋》自述怀才不遇,有志难申,与“荒坟嵇侍中”的境遇相似。“金牌三字狱,千载泣英雄”二句,诗人用典抒发感慨。“金牌三字狱”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所建的铜雀台、金虎台、麒麟台三座高台,分别建在邺城的南部、西部及北部。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帝,他下令将曹操的三处高台全部拆毁,并把曹操的墓挖开,还把他埋在土里。诗人在这里用曹操来比喻那些陷害岳飞的奸臣们,表达了作者对奸臣残害忠良的愤慨之情。
【答案】
汤阴
羑水流城北,淇泉屈邑东。
霜清僧寺磬,树老古原风。
故里尧君素,荒坟嵇侍中。
千载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