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注】: 1. 连村结构总天成:村庄连绵,建筑结构巧妙,宛如天然而成。 2. 半是山樵半是耕:一半是山民,一半是农民在耕作。 3. 疏柳千条遮酒帜:稀疏的柳枝像千万条细绳遮住酒旗。 4. 澹烟一抹露柴荆:淡淡的烟雾像是一抹白绢覆盖着柴门。 5. 马头远近青螺绕:远处的马蹄声仿佛青色的螺蛳在周围回旋。 6. 木末参差候雁征:树林的尽头参差不齐地排列着雁群。 7. 有象太平宜入画
【注释】 1. 年年:每年 2. 宵旰轸斯民:忧国忧民,日以继夜地为国家操心忧虑 3. 载:开始 4. 虞家典四巡:虞舜的治理国家之道,是四次巡视 5. 太㚶(yīn):古代的一种祭祀用品,用牛角制成,形状像牛头,用来祭祀。 6. 克绳祖武:遵循先祖大禹的功业 7. 高辛:指帝喾,上古帝王名 8. 天低牛斗星遥接:牛郎星、织女星在天空中相对接近 9. 地入徐扬境是邻:徐地靠近江南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行围场面,诗人以雄健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面。 【赏析】首联写“弥山络野”之盛景。弥山,即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群山;络野,则指遍布原野、草木繁茂的原野。此二句写景,既写其气势之大,又写其范围之广。 颔联写蕃部和降王对皇帝法事的敬畏。“倾心瞻法仗”中的“倾心”,形容他们虔诚地仰望;而“降王泥首慑天纲”中的“泥首”,则形容他们俯首致敬的姿态
森严羽仗自天来,雨霁重岚扫碧埃。 控鹤三千神策士,飞龙十二上襄材。 令悬旌旆和门合,阵布风云大幕开。 共识圣人亲讲武,不烦司马戒衔枚。 注释: 1. 森严羽仗自天来:形容军队的气势非常威严,好像从天上降临一样。 2. 雨霁重岚扫碧埃:雨后初霁,重岚散去,天空一片清新。 3. 控鹤三千神策士:用来形容军队中有三千名精通武艺的将领。 4. 飞龙十二上襄材:比喻这些将领就像龙一样勇猛,能够上阵杀敌。
译文 卷舒随性占山坳,行走时还从马后捎。 豁然便疑林屋洞,呺然只类惠施匏。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 身是社前飞燕子,偶然得木便营巢。 注释 1. 卷舒随分占山坳:描述诗人随意地占据山坳的景色和心情。 2. 行处还从马后捎:行走之处,仿佛是在跟随马匹的节奏或轨迹。 3. 豁尔便疑林屋洞:突然之间,似乎进入了一个如林屋般的洞穴。 4. 呺然只类惠施匏
【注释】 帐房:帐篷。四首: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等四句诗。 蘧庐:古代一种用草编成的席子。 幔初:帐幕初张。 道旁:指路旁。 易:容易。 牵船景略如:比喻小船在水面上行驶的景象。 比车还觉少: 形容家具太少。 【赏析】 这是杜甫的一首描写茅屋被风刮坏后,又重新修补起来,生活仍很艰苦的诗。 全诗先写自己住进新屋后,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直将大地作蘧庐”
【诗句释义】 1. 斜支布幕当团焦,小帜风前各认标。 2. 㭬杙丁丁张雁翅,奚囊一一卸牛腰。 3. 破寒乍爇围炉火,趺坐真成放帚寮。 4. 仿佛春江烟水阔,圈篷船泊短长宵。 【译文】 1. 斜支布幕当团焦,小旗帜在风中随风飘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2. 㭬杙丁丁张雁翅,奚囊一一卸牛腰。 3. 破寒乍爇围炉火,趺坐真成放帚寮。 4. 仿佛春江烟水阔,圈篷船泊短长宵。 【赏析】
“三朝珥笔侍彤廷,旧种槐阴巳满厅。” —— 钱大昕《送座主海宁相公予告归里即次留别元韵·其三》} 钱大昕的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座主海宁相公的深深敬意。以下是对其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1. 诗句解析: - “三朝珥笔侍彤廷”:描述了钱大昕在朝廷中服务的长期历史,强调其职位的稳固和权力的重要性。 - “旧种槐阴巳满厅”:描绘了钱大昕在官场中的资深程度
【诗句】 清望朝端孰比肩,温公事业潞公年。 丹霄地峻擎中极,黄阁班高领列仙。 北阙上章陈雅尚,东门祖帐赐华筵。 春帆安稳三千里,看遍江乡蔗芋田。 【译文】 朝堂之上,谁与我有同样的声望?温公的功业,与潞公相比如何? 丹霄之上,地势险峻如同支撑着中天的极点;黄阁之中,官职显赫如同领头的仙人。 在皇宫北面的宫门之上,我呈上了奏章,陈述了高雅的志向和追求;在东门之外,我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自珠巢街移居宣武门外题壁:从珠巢街(可能指北京的珠市口)搬到宣武门(即现在的北京宣武门)外进行题壁。"自"表示从某地到另一地。"珠巢街"可能是一个地名,"移居"意味着搬家。"宣武门外"是指现在的北京宣武门附近。 2. 真似山僧惯打包:比喻自己像山中的僧人一样,习惯于随身携带包袱(行囊)。“真似”表示确实像。"山僧"指的是隐居山林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