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诗句释义 1 芒屩居然行脚僧:芒屩是僧人行走时所用的鞋子,形容僧人行脚的朴素。 2. 石梁初试一枝藤:石桥上第一次尝试着架起了一藤枝。 3. 地逢贤主心花放:在贤明的君主治理下,内心感到喜悦如花绽放。 4. 人到名山眼力增:到达著名的山中后,视野开阔,见识增长。 5. 绀塔精篮都涉历:绀塔和精篮都是佛教建筑,表示对佛学有深入的了解。 6. 金庭石室欲飞腾:金庭和石室是佛教中的象征
【注释】 1. 秋郊新霁启行时:秋天的郊外,天气晴朗,刚刚下过雨。霁,晴空。启,启动,出发。 2. 发轸仙庄历广逵:车马发动,驶向遥远的仙庄,走过宽广的官道。轸,车轮中央的木杆。仙庄,皇帝的御用园林。 3. 山路平开红树里:山路上树木郁郁葱葱,红彤彤的树叶铺满路旁。平开,平坦地铺展开来。 4. 人家半在白云涯:村庄里的房屋半藏在白云之间。 5. 轻风迤逦随龙旆:微风轻轻吹拂
注释 华顶峰:指浙江省天台山的南天台,又称华顶。 洞府烟岚锁几重:意思是说山峰上云雾缭绕,好像有数不清的门户被烟雾所封锁一样。 中央结顶翠芙蓉:意思是山顶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芙蓉花一样美丽。 风高不放松杉古:意思是即使在大风中,松树也不会折断,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气暖欣无雪霰封:意思是气温温暖,没有雪花和冰雹的侵袭,使得这里的自然景观更加迷人。 八郡排连纷可数
这首诗描绘了高明寺周围的景象和氛围,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下面是对诗句的具体释义: 百折羊肠下碧岑 - "百折羊肠"形容山路曲折蜿蜒,"碧岑"则是指山中的青翠树木。这里描述的是高明寺所处的地势地貌,山峰峻峭,山路曲折。 四围螺髻护缁林 - "四围"指的是寺庙周围的环境,"螺髻"是一种形状像螺壳一样的山峰,"缁林"则是指僧侣居住的地方。这里描绘了寺庙四周的环境,被周围的山峰环抱
宿国清寺 走出城门几里路就来到了这座寺院,初到此地开堂的是一位智者大师。 山峰当头直插云霄十回望,树梢低垂四威仪。 三乘禅教元无二,一宿津梁自不疲。 听闻寒山诗偈妙,春来飞锡去何之。 注释: - 出城数里便清奇:走出城外几里路就来到了这清幽之地。 - 初地开堂智者师: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开了一座殿堂,由一位智者大师主持。 - 当而峰知十回向:面对着山峰,我仿佛看了十遍它。 - 低头树习四威仪
这首诗是一首咏山之作,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中天积翠自亭苕,壁立云端若可招。”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天空中聚集着翠绿的山峰,它们矗立在云端之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及。亭苕,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积翠,则是指山峰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形成一片翠绿色的景色。这句话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山之雄伟壮观,给人以震撼之感。 第二句:“鹫岭移来藏地肺
【注释】: 午日同王条山登巾子山 青山招手向吾曹,乍霁天教半日遨。 游兴不随年纪老,诗情要与翠微高。 鹤依古塔轩昂立,竹护禅扉结构牢。 如此佳辰逢旧雨,扪萝登陟那辞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七年(812)初夏五日登巾子山时所作。首句写友人邀请;次句写天气晴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三、四两句写自己的游兴与年岁不相称,要趁着青春的余辉,尽情游玩;五、六两句写自己的诗情不减当年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 亭亭标格压群芳,秋晚犹开十里香。 依约风前明月佩,参𢀩镜里绛绡装。 仙肌自识能离垢,素节何妨独傲霜。 画手崔吴应未识,溶溶祇傍玉波长。 译文: 亭亭玉立,气质高雅胜过百花,秋天晚霞中依然开放香气十里。 仿佛随风摇曳的明月般轻盈,在镜中装点着如绛红般的衣裳。 肌肤如仙子般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描写土尔扈特使臣在昆仑山脉的旅行经历,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追求。 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重岩诘曲路桠乂,行尽昆仑万里赊。 注释:重峦叠嶂,曲折蜿蜒的道路延伸至远方。行走在昆仑山脉,历经万里之遥。 赏析:诗开篇即以“重岩诘曲”勾勒出了昆仑山脉的雄伟景象,而“万里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旅途的期待与向往。 2.
恭和御制入崖口元韵 不用河江远结阹,塞山岁岁奉銮舆。 四围列阵云成幕,一线嵌空石作闾。 小队呼鹰鞲脱蚤,平冈试马草肥初。 渠搜诸部频来觐,翘首瞻云恐后予。 注释: 不用河江远结阹:不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运送。阹,这里可能是指用船只运送的意思。 塞山岁岁奉銮舆:每年都会去塞山供奉皇帝的銮舆。塞山,这里可能是指边疆地区。 四围列阵云成幕:四周都有军队列阵,就像云雾形成的帐篷一样。 一线嵌空石作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