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注释: 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云破青霄作午晴,日光乍暖碎禽声。 依依柳线迎风软,点点榆钱落地轻。 芳草迷空春欲暮,绿波隔浦水初平。 故人一别无消息,可向辽东忆此情。 译文: 春日的晴朗天气,天空中的白云被风撕开了,形成了午后的晴朗,阳光刚刚温暖,小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柳条随风轻轻摇曳,像是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榆树的果实像小小的钱币一样飘落在地上。 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
春日 渐觉东风动柳条,小池春水雪初消。 画梁旧垒来新燕,红药枯根茁嫩苗。 细雨侵人寒料峭,醇醪薄醉梦逍遥。 已筹五两冲泥屐,溪友寻芳拟共招。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游赏时所作的咏叹。首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气氛,东风带动着柳条,小池中的春水已经消融。接着两句描绘了燕子筑新巢,红花枯萎后长出嫩芽的情景。第三句描述了细雨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的感觉,而第四句则通过酒醉后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清河道中 万山环合翠岚浮,策马斜阳古挹楼。 注释:周围环绕着的万座山峰,如同绿色的云海一般漂浮在天空之中;夕阳下的我骑马走过了那古老的阁楼。 赏析:诗人以“万山环合翠岚浮”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万山”,指的是周围环绕着的万座山峰,它们如同绿色的云海一般,仿佛在天空中漂浮着。而“翠岚浮”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山峰与绿色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
解析: 诗句翻译与译文: - 片帆曾挂甓湖烟,五两风轻荡画船。 - 一片小帆曾经在甓湖上飘荡,微风轻轻吹动着小船。 - 负笈有书空饱蠹,垂云无翼可摩天。 - 我背着书箱到处漂泊,书籍虽然很多但已经陈旧,如同蠹虫一样。 - 即使像云那样高远,也难以触摸到天空的边际。 - 相如近日常多病,叔宝当时最少年。 - 司马相如最近经常生病,陈叔宝在当时年纪尚小。 - 细认遗踪何处是,半篙春水绿依然。 -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余雪侵窗独闭门,盆梅奁镜对黄昏。 - 解释: 诗人独自关在室内,外面的雪正侵袭着窗户,他对着盆中的梅花和照镜,观察黄昏的景象。 - 注释: “余雪”指的是窗外积满的雪;“侵窗”表示雪花落在窗户上;“独闭门”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寒冷和孤独的心情。 - 赏析: 此句通过描写室外的景色和室内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寂、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冷漠以及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
【注释】 沧海:大海。 排御幛:排列着御用的帘幕。 金奁:古代皇后的妆台,这里指代神像。 碑铜蚀雨生苔蕊:碑石因雨水而侵蚀出苔藓。 瓦铁翻风堕殿檐:瓦片和铁器被风吹落。 应是最高寒亦重:应该是因为最高的山岭寒冷而显得更加沉重。 山人习久不知嫌:山人(隐士)习惯了这里的寒冷而不觉得有什么嫌弃。 【赏析】 《登岱》,写登山观景的见闻。诗人登上泰山顶,只见五更时候,大海吐出明月,月光照耀着云彩
登岱 作镇青齐控九区,丹梯万级入云衢。 东西日月窥浮没,远近龟蒙效拜趋。 笔力未能摇五岳,目光安敢望三吴。 到来天下真知小,大地苍茫似有无。 注释:登上泰山,作为一方的长官(“作镇”),控制着山东、河南两省及周围的九个州郡;踏上了通往云端的阶梯(“丹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云霄(一作“直上青云”,意为直通云天)之中;东方和西方的太阳月亮,时隐时现地窥视着大地的沉浮(“日月窥浮沉”)
夜抵维扬 水映蓬窗夜气凉,邗江古岸泊舟航。 玉箫风静吹明月,粉堞烟深绕绿杨。 跨鹤已成他日梦,寻花非复少年场。 星星萤火沾清露,欲问雷塘事渺茫。 注释: 1. 水映蓬窗夜气凉,邗江古岸泊舟航:水面映照着蓬窗的夜晚,空气凉爽。在古老的邗江岸边停泊着船只。 2. 玉箫风静吹明月,粉堞烟深绕绿杨:月光下,风吹过玉箫声声入耳。远处的城墙被烟雾笼罩,环绕着绿色的杨柳。 3. 跨鹤已成他日梦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泰山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奉阴碑左独停骖,身向天关试一探。 注释:在奉阴碑左侧停下车来,我独自驾车前往天门关进行一次探险。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奉阴碑"可能是指某种指示或标志,而"独停骖"则表示诗人独自驾驶车辆,显示出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 2. 峰顶晴光留夕照,城头寒色压秋岚。 注释:山峰之巅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西城楼上的所见所感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和赏析: 1. 缥缈春波接远天,高楼长眺独萧然。 - "缥缈":形容云彩轻盈飘渺的样子。 - "春波":春天的波浪,这里指江水或湖面。 - "接远天":与天空相接。 - "高楼长眺":站在高楼之上向远方眺望。 - "独萧然":形容孤独寂寞的感觉。 2. 依依树影留残月,点点村炊上晚烟。 - "依依":轻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