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诗句:“羁迟逾半载,游子意如何。清梦白云远,征鞍黄叶多。” 译文: 在旅途中已经过去半年有余,游子的心境又是如何呢?清早的梦境中,我仿佛看到了飘渺的白云;而现实中,我不得不骑在战马之上,身边是飘落的黄叶。 注释: - 羁迟:形容长时间停留不归。 - 逾:超过。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 - 清梦:清晰的梦境。 - 白云:这里象征着远方或自由。 - 征鞍:旅行用的马鞍,代指征途。 - 黄叶多
诗句解析 1. 出城三四里 - 注释:指诗人从城内走出,大约走了三四里的路程。"出城"指的是离开城墙或城门,"三两里"表示很短的距离。 2. 茅舍几人家 - 注释:形容周围环境较为朴素,只有几户人家。这里的"几"可能意味着不多,强调环境的简单或乡村气息。 3. 踏屐探幽径 - 注释:使用木屐(一种古代的行走工具)探索小路。"屐"是一种用于户外活动的鞋子,通常由木头制成,前端较宽适合站立
春暮发轻舟,旋惊报九秋。 西风吹落木,寒月下高楼。 空负千金剑,难销万斛愁。 谁家有美酒,不惜紫貂裘。 【注释】 - 春暮发轻舟:春天的傍晚出发乘坐轻快的小舟。 - 旋惊:随即惊讶。 - 九秋风:指秋天的风。 - 西风吹落木:西风把树叶吹落。 - 寒月下高楼:在月光下,高楼显得更加冷清。 - 空负:白白浪费。 - 千金剑:价值千金的宝剑,形容剑非常贵重。 - 万斛愁
途中 策马拂征裳,微风料峭凉。 月残人影淡,露重枣花香。 已是经旬别,徒劳寸结肠。 夜来茆屋里,清梦绕华堂。 译文: 骑马走过乡间小路,微风袭来带来一丝寒意。月光已经残缺,我的影子看起来也变得很淡,而地上的露水重得几乎闻不到枣花的香味。我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回家了,但是内心却感到徒劳和空虚。夜晚在茅草屋中入睡,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华丽的庭院。 注释: 1. 策马拂征裳:骑马走过乡间小路,拂过衣袍。
【注释】 焦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因山上多焦树而得名。海门:指长江的入海口。蜃气:指海上出现的大而圆的蜃(huò)气。龙吟:传说龙在夜间啸声如雷。 【赏析】 《舟泊焦山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停泊于焦山时所见景色,抒发了诗人浪迹天涯、寄情山水之感慨。首句“晴光明素镜”,用比喻手法,把晴朗天气下水面反射的阳光比作一面镜子;次句“皎月海门浮”,写月光映照在海门之上
舟行湖中 万里轻舠返,平湖正暮秋。 沙汀来雁阵,荻港动渔舟。 山影天边淡,村烟水际浮。 息心争席后,倚棹狎群鸥。 注释: 1. 万里轻舠返,平湖正暮秋:意为在遥远的湖面上驾着轻盈的小船,返回时正赶上了秋天的傍晚,湖面平静如镜。 2. 沙汀来雁阵,荻港动渔舟:意思是在湖边的沙滩上,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阵列飞过;而在芦苇丛生的港口里,渔船轻轻晃动着。 3. 山影天边淡,村烟水际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作用。 “弓月悬星汉,寒光落万家。”意思是:弯月高挂,星河灿烂,寒光洒落千家万户。 “蛩吟清露重,雁带碧天斜。”意思是:蟋蟀鸣叫在清凉的月光下,秋露很重,大雁带着碧色的云彩飞向远方。 “父母怜游子,关山感物华。”意思是:父母疼爱远游的孩子
途中二律 茅店鸡初唱,长堤策马过。 水明残月出,霜重晓寒多。 夹道迷荒草,连天涌白波。 敝裘谁补缀,萧瑟奈秋何。 注释: - 茆店:指路边小店。 - 鸡初唱:清晨的鸡叫声刚刚响起。 - 长堤:长长的堤坝或护城河。 - 水明残月出:水中映出的月亮渐渐明朗。 - 霜重晓寒多:早晨的霜气很重,让人感觉寒冷。 - 夹道:两侧的道路。 - 连天:覆盖着天空。 - 敝裘:破旧的皮衣。 - 萧瑟
【解析】 “月下闻笛”句:月光下听到了羌笛声。 “萧然”句:声音凄凉悲凉到草亭。 “烟轻笼淡月,云薄带疏星”句:轻烟笼罩着淡淡的月亮,薄云带着稀疏星光。 “一曲催梅落,三秋折柳青。”句:一阵羌笛声催促梅花凋零,三秋里柳枝已经变绿了。 “援琴方欲和,雁阵下寒汀”句:拿起琴正要演奏,听到大雁在冰封的江面上排成一行飞过。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写于作者流寓江南时期。首联写诗人听笛时所感:笛声凄婉
秋日游冯氏废园 溪水环村舍,门迎杜若洲。 清风三径晓,黄叶一庭秋。 霜度征鸿远,墙吟促织幽。 故园何处是,引起别离愁。 译文: 在秋天的一天,我游览了冯家的废弃园林。 溪水流过村庄,仿佛在迎接着那片杜若洲。 清晨的微风轻拂而过,穿过三道小径,带来一丝凉意。 满地的黄叶铺满了庭院,显得格外的凄凉与美丽。 寒霜降临,远方的大雁飞向南方,声音遥远而凄美。 蟋蟀在墙壁上鸣叫,声音低沉而又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