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石桥纹蕈 绝冥万丈深,积翠凌空危。 清涧月自浴,孤芳人不知。 石骨溜香髓,松苓涌凉脂。 忽然青云阴,见此白玉姿。 冉冉露痕重,漼漼雪花滋。 淑气注阳鼎,甘津灌华池。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聊欲燕其阳,饱食五色芝。 翻译: 石桥如菌,覆盖在深渊之上,高耸入云。 清澈的山涧之水,月光沐浴其中,仿佛在洗练着它自身。 它独自绽放,芳香四溢,却无人知晓它的存在。 石头的质感,如同流水般滑润
【赏析】 《天台道中》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此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语言自然,有“诗中有画”之妙。首联以花入溪口起兴,颔联、颈联分别写碧水急流和白云遮峰,末联则写清气入怀和借泉洗足。 诗题“天台”,点名了写作地点;“道中”,点明了写作时间。 开头两句:“落花入溪口,山山皆可佳。”这是说:落花随着溪水漂到溪口,山山都可以看成美景,可见作者喜爱这美丽的景色。这两句是写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衮衮江来急建瓴: 形容江水汹涌澎湃,如同从高处倾泻而下。"建瓴"原指从高处向低处倾倒,这里比喻水流的气势。 2. 一西还有几长亭: 指的是从成都向西去的长长亭子或驿站,诗人可能在这里停留或经过。 3. 峨眉雪罢添巴水: "峨眉"即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雪罢"可能意味着天气转晴
赵君海惠蟳 早挥鲙手作云鳌,雪带晴飞且拍熬。 安得轮囷如此壮,也知郭索许多骚。 注释:赵君和海惠都是指诗人的朋友,这里以“赵君”代称。“云鳌”,指巨大的鱼,这里用来形容大鱼的样子。“雪带晴飞且拍熬”,形容鱼游动时的姿态优美。“安得轮囷如此壮”,“安得”是哪里能够的意思。“轮囷”指圆转、盘旋的形态,这里用来描述鱼的形态。“郭索”,指弯曲有弹性的绳索,这里用来比喻鱼的身姿。“也知郭索许多骚”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四朝渥遇”、“鬓微丝”等理解诗意,最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四朝”,“四朝”指宋朝四个朝代,即北宋、南宋、南明、南明弘光。“渥遇”,恩宠厚待。“鬓微丝”,指年事已高。“多少恩荣世少知”,多少恩宠厚待,世人很少知道
别天台 早乘霞气入蓬莱,不识神仙也不来。 曾与赤松游数日,自携玉女上西台。 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 前度刘郎今得度,桃花一一为郎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早乘霞气入蓬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乘着晨霞的气势直飞向蓬莱仙境的情景。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2. “不识神仙也不来”: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
济钱清江 潮分残力引船飞,一道浮晖入杳微。 可惜梅皆容易落,相将雁又接连归。 依前清洛情犹在,觉道离骚事已非。 倚枕但看王导传,困来不复解春衣。 注释: 济钱清江:渡过钱塘江。 分残力引船飞:指船在潮水推动下,奋力前进。 一道浮晖入杳微:指日光从江面升起,逐渐消散。 依前清洛:以前在洛阳时。 觉道:觉悟、领悟到的道理。 王导传:指《世说新语·言语》中王导的言行。 赏析:
中天积翠玉台遥,昆阆吹风下赤霄。 鹤护青松生老珀,龙归丹井应寒潮。 三台自逐玑衡转,玉帝常同海岳朝。 休道人间仙骨少,功成也会作松乔。 注释: 1. 中天积翠玉台遥:在天空中积聚着翠绿色的玉石,高远而遥远。 2. 昆阆吹风下赤霄:昆仑山和蓬莱山吹拂着清风飘向天际。 3. 鹤护青松生老珀:大雁鸟保护着苍翠的松树,长出珍贵的琥珀般的树脂。 4. 龙归丹井应寒潮:龙回到丹井里,迎接寒冷的潮流。 5.
【注释】 䤌蟹:即螃蟹。 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花瓮里天。不是无肠贪曲糵,要将风味与人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螃蟹”的咏叹,抒发了作者对螃蟹的赞美之情。首联写螃蟹的生活环境与特点;颔联写螃蟹的美味可口;颈联以螃蟹自比,抒发人生感慨;尾联写螃蟹的生命力和精神品质。 螃蟹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动物,它们经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美食
桑世昌泽卿归天台:诗人以桑世昌和泽卿为对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且入西陵抖素衣,寒灯犹有雁相依:诗人来到了西陵,看到寒灯下仍有大雁相依。这里的“西陵”是地名,“抖素衣”形容诗人的孤独和清冷之感。 月僵积雪和梅冻,天拆残星背斗飞:诗人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孤寂的景象,月亮被积雪冻住,星星被云层遮挡,仿佛要脱离北斗七星而去。 书策不堪供世用,江山何肯笑人归: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和志向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