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注释】 1. 舟中作:作者在舟中的感怀之作。 2. 晓日新晴三月天:清晨的阳光,晴朗的天气。 3. 一凄然:形容心情凄凉、悲伤。 4. 谋身:指谋求个人名利。 5. 声名浅:名声不大。 6. 安辞:安于自己的境遇,不推辞。 7. 匹马荒山嗟困矣:骑着马在荒凉的山中行走,感叹生活的艰难。 8. 扁舟浊水喜安然:乘坐小船在浑浊的江水中前行,感到十分安全和愉快。 9. 桐庐虽远今伊迩
这首诗是作者向友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眷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未得临流一醉观,江山应是怨无端。 “未得临流一醉观”意思是没有机会到江边去畅饮一番,欣赏眼前的山水美景。这里的“临流”指的是站在江边或者河边,而“一醉观”则是指痛快淋漓地饮酒赏景。“江山应是怨无端”中的“应”字表示推测,诗人通过这样的推测,表现出自己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解析】 “云影”二句,写初秋晨晓的景象。“冥蒙”,“细飘”是形容雨的轻柔和细软,“又经宵”,则写出了一夜秋雨的缠绵悱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颔联两句对仗工整,意境幽美。颈联两句以景结情,既写出了作者因久病而伤时感物,也写出了作者起床后的心情。尾联写作者在亭中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答案】 译文: 早晨起来,见云影朦胧,细雨飘零,又经过一宵秋雨的浸润,风传着秋天的气息。苍溪岸边千峰翠绿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郁郁胸怀百未伸,道途容易学参辰。 桂科今日须吾子,鼎食当时况所亲。 景物依依吟晓色,讴谣细细问途人。 春风写寄南淮地,萧洒文章自细陈。 注释: ①郁郁胸怀:形容心情郁闷不畅。百未伸:百事未遂或百事未成。 ②道途:这里指人生的道路、仕途。容易学参辰:意思是说在仕途上很容易遇到挫折和困难。 ③桂科:科举考试中的一科,即乡试。 ④鼎食:古代的一种高级饮食,喻指官位。 ⑤景物依依
子夏今为河上居,诸生从此望夷涂。 圣贤事业长难合,仁义生涯未至迂。 盛德固能苏弊俗,明时安忍作潜夫。 鞭驽欲副新诗念,争奈曾参性质愚。 注释: 1. 子夏今为河上居,诸生从此望夷涂。(子夏现在住在河上,学生们在这里望着西陵) - 子夏:指孔子学生子夏。子夏是儒家学者,孔子的弟子之一。 - 今:现在。 - 河上:地名,可能是指子夏居住的地点。 - 河上居:居住在河上。 - 诸生:指的是在学的学生
寓学芝山 鲸鹏未得遂南飞,翻学鹪鹩寄一枝。 翠石碧泉无尽处,冷蛩鸣雁不胜悲。 驱除穷困知何计,收拾功名竟几时。 穹昊不言难遽问,性情无奈只吟诗。 注释: 1. 鲸鹏:这里指大鱼和老鹰,都是天空中的生物。 2. 翻学鹪鹩(jiāo liáo)寄一枝:比喻自己没有像大鱼和老鹰那样能够自由飞翔的能力,只能像鹪鹩一样在枝头安家。 3. 翠石碧泉无尽处:形容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4.
病告诗上侍读 注释1:病告,因病请假。 译文2:我因生病请假。 赏析3: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病请假,无法履行职责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清心洗尽渴心焦 注释2:清心,洗净杂念,使心境清明;洗尽,彻底洗净,形容心境极为清澈。 译文3:通过洗涤杂念,使心境变得异常清明。 赏析4: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通过内心的自我修炼,达到了一种超脱物欲、心境清明的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与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歌情感主旨和思想内涵;然后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的特点;最后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本诗是诗人写给其兄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态度。首联“常因多病泣途穷,性命于今亦少通”写出了诗人因病而悲伤的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杂咏诗。它描绘了小林幽径自春华,山色倚云千万里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小林幽径自春华”,描述了春天的小树林中有一条幽深的小路。这里的“小林”指的是树木丛生的地方,而“幽径”则表示这条小路隐蔽而曲折。诗人通过对这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不似城头望处佳”,与第一句形成了对比。这里的意思是说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是宋代文人彭汝砺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在临江道中,人们种植竹子的场景。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析: - 第一句:“远远平山浅浅溪,人家栽竹当藩篱。” 注释:远处的山峰平静而低矮,小溪静静流淌。家家户户种植竹子,用作围栏。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用“平山”和“浅浅溪”勾勒出自然景观的平和与宁静,而“人家栽竹”则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竹子作为天然屏障,既美化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