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与文渊游亭分题和文渊亭字韵》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宋代的张耒。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 东湖九日水如冰,画舫还寻孺子亭。 注释: - 东湖:指的是杭州西湖中的一个湖泊。 -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 - 水如冰:形容湖水非常清澈,如同冰雪一样晶莹。 - 画舫:古代的游船,以绘画装饰其表面,故名。 - 孺子亭:位于西湖边,是为了纪念古代贤人孔子(字仲尼)而建的。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如“四海承平正右文,君王昨日幸成均”的意思是:四海太平正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皇帝昨天到成均祭拜孔子。成都是古代学校所在地,这里指皇帝到太学去祭拜孔子。“四海承平”,指天下太平;“正右文”,指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君王昨日”,指皇帝到成均祭拜孔子。这四句写皇帝来到太学祭拜孔子。“三千缝掖星辰拱
这首诗描绘了万安道中的景象,包括鸡笼山、牛口滩、濯濯雨声、晓日云无间、春风雪未干、飞鸥随鹭落惊湍以及珍重严陵一钓竿等。 译文: 鸡笼山和牛口滩在万安道中,滩头雨声淅沥如洗;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清晨的天空,太阳高照却似乎没有间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落花,飞鸟随着芦苇落入湍急的水流中;扁舟平稳地行驶在沧浪大江之上,心中感慨万分,珍重严陵一钓竿。 注释: 1. 万安道中:指诗人经过的地方。 2.
【注释】 执中:即执中学士。 蔬菹(zū):蔬菜,这里指菜。 香积:佛教语,供施舍用的粮食。 维笋及蒲:以笋、芦苇、菖蒲等作的祭祀品。 式歌:《诗经》中的一首歌,《诗经·小雅》有《伐木》、《采蘩》二篇,是周代的乐曲。《诗序》说“《伐木》言君臣劳苦相安,各得其宜也;《采蘩》言后妃亲荐时享,承筐是将,陈币于郊。” 野人:指隐士。 投闲:指隐居。公:对监河公的尊称。 无鱼可及宾:意谓没有鱼可供宾客享用
注释: 塞外冬至:这是一首描写冬至时节塞外风光的诗歌。 今年至日是今朝,日影方长路更遥。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在天空中运行,阳光洒满大地,但距离我所在的塞外之地仍然很远。 霜雪辛勤白榆塞,鹓鸿怅望紫宸朝。冬天里,白雪覆盖着白榆树,大雁在空中飞翔,它们都感到怅惘,仿佛在思念着紫禁城的朝廷。 阴冥丘壑云长暗,阳触渊泉冻欲销。山峦之间,阴森森的树木被浓密的云层遮挡,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水波荡漾
供佛堂中香积饭,度人门外白牛车。 参禅长老或雪涕,说法虚空时雨花。 灵鹫御风朝海渎,飞翚撒水抗烟霞。 老师住处即安乐,只恐卧龙生叹嗟。 注释: 1. 供奉佛像的佛堂里摆放着香气四溢的供品,为人们祈福、施舍的门外则有一辆白色的牛车。 2. 参禅的长老们有时也会感动到流泪,而法师在讲经说法时,就像是天空中洒落的花瓣一般,给人以心灵上的洗礼。 3. 灵鹫山如同御风而行的仙人一般,向着大海的方向前进
这首诗是作者为东流寄兄而作。诗人在描绘了东流湖的景色之后,接着表达了对兄长东流的深情思念和对兄弟情深意长的珍视。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感情真挚动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东流寄天保弟 - “东流”:指东流湖的水流向远方。 - “寄天保弟”:将此湖比作寄托给天保的弟弟的信物,表达自己对天保的思念之情。 2. 湖山高下绿参差,目断东流此一时 - “湖山高下绿参差”
注释: 寄君时弟:寄给你的兄弟。时弟,即时弟,指你。 正直多疑势易孤,官情时态近何如:你正道直,却多疑,容易陷入孤立的境地,官场上的情况和态度如何? 应知秋后无穷事,未得冬来第一书:你应该知道,秋天过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没有等到冬天来临就收到第一封书信。 忆汝愁闻洞庭雁,作诗欲寄武昌鱼:回忆起你的时候,我听到洞庭湖的雁声,于是写下这首诗想要寄给你。武昌鱼,指代你(作者)的家乡。 江湖此别何其久
这首诗的译文是:将军百战死于战场,祠庙巍峨屹立至今。万里之外胡人尚惊心动魄,百年之后壮士独感伤心。遗灵半夜遭雨击如雹,余恨长时伴日为阴。驿舍中因思乡情切心如碎,不必再闻鼓和鼙音。 注释:将军:将军,指古代将领杨业。百战:多次战斗。嵚岑(cīn cén):山峰高峻的样子。岩岩:高耸的样子。到今:至今还在。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胡人:这里指的是敌人。破胆:非常害怕。壮士:英勇的人。遗灵:遗魂。半夜
注释: 过虎北口始闻鸡:从虎北口出发,才第一次听到了鸡鸣声。 雪馀天色更清明:雪后天气更加清朗。 野店忽闻鸡一声:在郊外的旅店里,忽然听到了一声鸡叫。 地里山川从禹画:指中国境内的地形地貌是大禹当年治水的功绩。 人情风俗近燕京:指中原地区的人情世态与京都(指北京)相类似。 渔阳父老尚垂涕:渔阳一带的父老乡亲们还在流泪哭泣。 燕颔将军谁请缨:燕地(今河北、辽宁一带)的将领们,有谁能请求为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