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冬寒围炉以题为韵得寒字冬天的寒冷包围着火炉,我用题目写诗来表达我的寒意。 道路冬无雪,山原腊始寒。 道路上没有雪,山原上腊月开始变得寒冷。 平林风力疾,落叶雨声乾。 平坦的树林风势猛烈,落叶在雨中落下声音干涩。 冰玉诗肠瘦,江湖酒思宽。 冰清玉洁的诗肠变得消瘦,江湖间的酒使人思绪放宽。 庭帏即予乐,不必事杯盘。 即使有庭院和屏风这样的娱乐场所,也足以让我享受快乐,无需过多地摆弄酒杯和盘子
吕睦仲赴诏,以病不及送。作诗与之 第一首: 埃尘留病枕,霜雪听晨征。 出谷莺声早,飞云鹤翅轻。 寒郊亦常日,物色自离情。 二月春风信,期君万里程。 注释: 1. 埃尘:尘土。 2. 霜雪:早晨的霜和雪。 3. 出谷:离开山谷,指远行或出征。 4. 莺声:黄鹂的叫声。 5. 飞云鹤翅:形容飞翔时翅膀轻盈。 6. 寒郊:寒冷的地方或郊外。 7. 离情:离别之情。 8. 二月春风信:春天的风带来了消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了诗句的意思。 “闻君话行色,今过洞中天。坐视征帆速,还令别意牵。”大意:听到您要离开的消息,我不禁感慨良多,今天又看到您乘着船从洞口穿过去。看着您的船儿快速驶远了,使我的离别之情更增。 “重江锁云雾,邃谷隐神仙。不得相追逐,诗成一洒然。”大意:重重的江水把云雾锁住
【注释】: 秀色霜滋重:形容梅花的花色美丽,像被霜打的一样。 馀香露洽鲜:余香在空气中弥漫,使空气也变得清新。 鹄巢灵壳媚:鹊鸟筑巢于灵山之上,其巢之美令人赞叹。 海窟夜珠圆:海中的珍珠在夜晚显得圆润可爱。 丹橘非优贡:丹橘虽为优良贡品,但并非所有橘子都是如此。 蟠桃亦浪仙:蟠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果,但它只是一种幻想。 无嗟后林质:不必羡慕其他林中的树木,它们未必有如此品质。 未至太清天
诗句注释 1 恨接清规晚:这里指时间紧迫,未能及时赴任。"清规"通常指儒家的道德规范,"恨接"则表达了对此事的遗憾或不满。 2. 愁看去鹢东: "去鹢"指的是送别的情景,古代用鹢鸟比喻使者,此处可能是指郑寺丞即将离去。“愁看”表明作者对郑寺丞离开时的伤感情绪,“去鹢东”即向东出发。 3. 别情万里远:表达了与郑寺丞离别的情感深远而漫长,“万里”形容距离之遥,暗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距离。 4.
途中 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 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 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 亦有一廛宅,能无十亩桑。 注释 1. 小人:指普通之人或普通人。 2. 故:仍然、依旧。 3. 怀土:怀念故乡。 4. 游子:在外旅行或工作的人。 5. 更:更加。 6. 思乡:思念家乡。 7. 里堠:古代地名的标记,这里可能指驿站。 8. 经双只:通过两个站点。 9. 邮亭
诗句解析 1 清风不可近:清风代表清新、纯净的自然气息,不可近则意味着这种气息是那么珍贵而不可多得。 2. 碎璧缀圆规:这里的“碎璧”可能指的是玉器碎片,象征着美好但易碎的东西,而“圆规”则暗示了规矩和标准。整体而言,这句可能是在说美好事物(如玉或圆规)需要被精心保存,以免失去其价值。 3. 翰墨传家学:翰墨指的是书写用的材料,如毛笔和墨水,这里强调了书法和文学的重要性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少陵气忠勇,毫发见声诗。 卫稷心丹破,穷途鬓雪垂。 兵戈灵武道,风雨耒阳时。 不及明君用,空馀后学悲。 注释: 次:追随、效仿。皇甫子仁(709-758),字子昂,河南府郑州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皇甫子》五卷。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大臣,世称“杜工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被后人尊为“诗圣”。此为杜甫的一首七绝
注释: 和济叔冬字 雨声传到耳,雪意尽穷冬。 气味闲相惬(qiè),形骸病见攻(攻:侵袭)。 冷呵(hē)诗笔冻,寒啜(chuò)酒醅(pēi)醲(zhōu)。 且剧红炉饮,行闻古寺钟(jīng)。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首联“雨声传到耳,雪意尽穷冬”,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细雨的声音,感受到雪花飘落的意境,展现了冬季的寂静与寒冷。颔联“气味闲相惬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郑寺丞即将离开洪州,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郑寺丞的祝福和期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盛德鸿枢后,才华日久新。” - 盛德鸿枢后:这里的“盛德”指的是郑寺丞的高尚品德,“鸿枢后”则表示他是朝廷中的栋梁之才。 - 才华日久新:这里的“才华”指的是郑寺丞的才能,“日久新”则表示他的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涌现。 第二句:“声名飞海岳,步履望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