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注释: 江僧:指僧人。昨日:前一天。到茅斋:来到我的住所。曾:曾经。华林:佛教寺院,在今江西南昌市西。挂锡:僧人外出化缘时携带锡杖(用来敲木鱼或打人)的行头,因而得名。因说:说起。胡家:指胡姓人家。宗族盛:家族兴旺。御书楼:皇帝赐给读书人的书楼。义门:旧有“义门”之称的家族。台:台阶。 译文: 昨天江僧来到我的住所,他曾经去过华林寺,那里悬挂着他的锡制行杖。 他谈到了胡家的家族非常兴盛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关键词语,再联系诗句内容进行赏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结合注解,从炼字、手法、意境等角度作答。注意不要遗漏关键字词,如“东川”“十四州”“山水”
【注释】 绣衣:官服。蕙带:香袋。方袍:古代官员所穿的礼服,这里指官服。身计:生计。性共闲:本性相同。三门:地名,在京城南面,为京城三大名胜之一。开化院:寺庙名。 同宿:一同住宿。河心:指山势险峻之处。数宵:几夜。无一事相关:没有什么事情关联。 【赏析】 薛田察院及寿师同宿三门开化院。 薛田是唐代诗人,曾任殿中侍御史。这首诗是他在任上与友人同宿三门开化院时所作的。 首句“绣衣蕙带方袍客”
这首诗是谢益州司理刘大著寄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虽胜斑竹与红藤 - 虽然胜过了斑竹和红藤的坚韧 2. 绝远羸躯岂易凭 - 远离家乡的身体哪里容易依靠 3. 争得化龙归锦水 - 争取化为神龙回到锦水河 4. 老身骑去见心朋 - 我老了,骑着这根筇竹杖去见我志同道合的朋友 译文: 虽然你的筇竹杖胜过了斑竹和红藤的坚韧,但你的身体却远离家乡,哪里容易依靠呢
【注释】 秋江:即指钱塘江。四十有馀程:形容钱塘江水长,路程远。红莲泛:用船如红莲浮在水上行驶的典故。清:清廉。从阙到州:从朝廷(阙)到地方(州),泛指仕途升迁。堪羡处:值得羡慕的地方。坐卧:坐着躺着。看山行:观赏沿途的山水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赴任时所写的诗作。诗人在钱塘江上送别友人,对友人的前途表示了美好的祝愿。此诗首句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二、三两句写送别的对象和方式
【注释】 犀浦:地名,在今四川郫县。王专之:作者的朋友。专作:专一地写。笺纸:信纸。犀浦封疆濯锦西:指成都的犀浦镇和浣花溪一带景色美丽,如同锦绣一样。五色彩笺:彩色的信纸。惠:惠赠,赠送。浣花溪:成都的一条著名风景河流,以水清澈见底、花草繁茂而著名。 【赏析】 《乞笺纸寄犀浦王专著作》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此诗首句用“故人”二字领起全篇。故人,即老朋友。“何处暂驱鸡”,是说朋友远道而来
【注释】 “白莲社”:唐玄宗时,僧人圆寂于白莲池畔,后人建白莲寺。“碧溪人”:即白居易,字乐天。 “并床”:与客人同睡在一起。“话难闻”:指说话声音太小,听不清楚,难以理解的意思。 【赏析】 此诗为和韵之作。首句中的“同宿”与第二句的“三门”,都是点明与谁一起住宿;而“云”则表明了作者的心情。后两句以写景为主,描绘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三门寺中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注释】: 山鸡形状鹤精神,纹似涟漪动白蘋。山鸡形似鹤而神似鹤,羽毛上的图案如涟漪般美丽。物异恩殊堪郑重,庙堂人寄草堂人。由于物异,所以恩殊,因此要郑重对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白鹇”的外形和羽毛为题材,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写白鹇的形态:“山鸡状鹤心”。山鸡与鹤都是鸟类,但是它们的形态却大不相同。山鸡的头部较大,身体瘦长而高耸;鹤则是头部较小,身体修长而低矮
注释: 李白诗中闻未识,谢庄赋里见长思。 白鹇,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的羽色洁白如雪。李白的诗中有“白鹭忽忘机”(《古风》其十九)之句,形容白鹭悠然自得的样子。谢庄的赋里有“长鸣兮清远,音声兮激越”(《月赋》)的句子,形容鹤鸣的声音悠扬而深沉。 今朝得尔心虽喜,致谢惭无吐凤诗。 今朝,即今天。得尔,即得到你。心虽喜,意为虽然心中很高兴
送张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 才高吐凤欺黄绢,墨妙回鸾命碧云。 双美便堪传万古,羲之书法退之文。 注释:才气高超如同凤凰一般,凌驾于普通的绢布之上;书法的笔法精妙绝伦,如同飞回的鸾鸟,被命令着飞翔在碧云之中。这样的才华足以流传千古,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相比肩,和唐代诗人韩愈相媲美。 赏析:这首诗赞扬了张谔师的才华和书法技艺。诗中的“才高”二字形容其才学深厚,“墨妙”则赞美其书法技巧高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