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兰丈晚节轩 晚节谁能识此君,一官不复任浮沉。 蛰龙未起三冬卧,老骥犹存万里心。 陶令不来尊有酒,嵇康已逝室无琴。 横溪文字光千古,旧有新诗播士林。 注释: - 兰丈(指人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 晚节:晚年的节操、品质。 - 谁识:谁能识别。 - 一官:一职,指官职。 - 不复:不再,没有再。 - 浮沉:比喻官职的升降变化。 - 蛰龙:比喻深藏不露的人才。
诗句释义: 1. 冯弟自北山来出其旧所为诗百馀篇 - 冯弟从北方的山林中带来他以前所写的诗歌一百零多首。 2. 虽未暇尽读尝鼎一脔足知馀味 - 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读完这些诗,但已经通过尝鼎(比喻品尝一小部分)就足以了解其余的味道了。 3. 吾弟离群索居无师友之益能自道其所志盖绝无而仅有者也 - 我的弟弟离开群体独自生活,没有老师的教诲和朋友的帮助,只能自己描述他的志向
薛姓婵嫣自古分,君侯苗裔粹其门。 已闻佳绩多前古,更溢馀波及后昆。 久屈祥鸾栖恶枳,稔推利器遇蟠根。 徵书未至身闲暇,且看尊前舞袖翻。 注释: 1. 薛姓婵嫣自古分,君侯苗裔粹其门。 (薛姓的婵嫣自古以来就有分野,你的后代是高贵的门第。) 2. 已闻佳绩多前古,更溢馀波及后昆。 (我听到你曾经取得过很多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已经延续到你的后代。) 3. 久屈祥鸾栖恶枳,稔推利器遇蟠根。
【注释】 玉妃:指杨贵妃。 酒晕:泛指红润的脸色,这里借指杨妃。 沉香亭子:唐代长安城西的一座亭子。 钗横鬓乱:形容女子梳妆打扮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海棠盛开时娇艳动人的景象。首句写“海棠风”,用“玉妃酒晕”来形容海棠花的娇态,暗喻了杨贵妃的美丽;第二句写“海棠影”,通过“小立”、“沉香亭子外”等细节描绘出海棠花开时的娇媚姿态;第三句则直接描写了女子梳妆打扮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作者闲居故乡之时。张志和是唐代著名道家诗人,他的《玄真子》是一部著名的道教典籍。这首诗的大意是:一叶小舟轻如燕,独自垂钓在碧波。朝廷中没有找到他,只有明月为他解忧。细雨斜风都不打搅他,只留下飞白鹭相伴。东华宫忘却了红尘俗事,只想寻找一位清逸的高士。 第一句“一叶轻舟一钓纶”,写自己独钓江边,悠然自得的情景;第二句“朝廷无处觅玄真”,说自己四处寻访
卜算子·正月上旬夜,梦寐闲闻雪作。诘旦起视,但云烟出没,晓山浓淡如画,西望长河仅一发耳,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 注释: - 正月上旬夜:正月初的一个月夜晚。 - 梦寐闲闻雪作:在梦中静静地听到了下雪的声音。 - 诘旦(早晨)起视:早上起来看。 - 但云烟出没:只见云烟缭绕、变幻莫测。 - 晓山浓淡如画:清晨的山峦色彩浓淡如同一幅画。 - 西望长河仅一发耳:向西望去只看到一条长长的河流。 译文:
诗句解读 1 “先春浑漫与”:这句诗表达了春天的景色如水般自然地流淌,没有刻意安排。 2. “纷纷红紫但尘土”:这里描绘了春天里色彩缤纷、繁花似锦的景象,却最终不过是被风吹散的尘土,暗示着繁华终将逝去。 3. “楼外垂杨千万缕”:描述了窗外的柳树,枝条细长,随风飘扬。 4. “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形容春天里飘飞的柳絮,落在栏杆上,诗人倚栏而立,默默无言,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5
【诗句】 陈丈良臣诞弥令日谨拜手而献颂曰:矫矫夫君,由义居仁。 风姿飘然,野鹤孤云。古有逸士,今具其真。 四海鼎沸,克全厥身。我知天意,未丧斯文。 不辱其身,不降其志。道维守一,过能不贰。 明是辨非,存真去伪。渊明不仕,岂其本意。 于嗟麟凤,不为世瑞。萧然环堵,诗书自怡。 耕田而食,纺绩而衣。素琴挂壁,白酒盈卮。 动容言行,一国之师。苟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赞美陈丈(陈元方)的良臣之德
【注释】 玄冥:古代对冬神的称唿。司候:掌管。百卉俱衰:各种花都凋谢了。此花独秀:这种花独自盛开了。于江之眉:在江边。于,是;眉,指眉毛,这里指水边的山石。傲雪凌霜 :不怕严寒,凌厉寒风。冰清玉洁:比喻品格高尚,像冰和玉一样洁白无瑕。孤根盘石 :只有一根主干,盘结在石头上。冻柯浸月 :树枝冻结,像浸在月光中一样。意彼寒雀 :意思是那寒冷中的小鸟。婉娈相依:婉转柔美地相互依偎。饮香啄蕊:喝着清香
这首诗是苏轼在久雨新霁后与友人登高赋诗之作。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解: 原诗: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琤然一叶不须惊。叶本无心入听。 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井禽鸣。涵泳一江秋影。 翻译: 人们与冷清的树林一同消瘦,山和我的眼睛一样显得更加苍翠。 一阵清脆的声音让落叶仿佛没有惊吓,叶子本无心进入我们耳中倾听。 天空变得清新,云彩的颜色也随着天气变化;雨水停止,烟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