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杂兴三首 李纲笔下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 1. 自合林泉着散仙,虎蛟在处卧山渊 - 李纲:以自然景观描绘心境,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虎蛟:象征自由灵动之态,体现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 卧山渊:描绘山间溪流,展现大自然宁静之美 2. 未秋已拟偿新谷,计月先愁欠子钱 - 李纲:通过季节变化映射生活节奏,反映诗人生计压力 - 新谷:预示丰收,反衬诗人对物质匮乏的担忧 - 欠子钱:比喻经济困境
【译文】 扰扰尘世中,人们争相奔逐,却不知神仙就在自己身边。好静之人,平地上就是蓬莱仙境。青羊变成石头,紫烟客化成白鹤树精。夹岸的碧桃映照在春水之中,满山的落叶在暮云中飘荡。神仙不用寻找行迹,只需和渔樵混在一起,名字就自然显露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仙诗,诗人以“神仙”为题,从人世到仙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神仙形象写得鲜活逼真。 首联“扰扰争趋陌路尘,好闲平地即蓬瀛。”两句是说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妾薄命 薄命佳人玉绝瑕,不随缘分落民家。 悲风古冢生青草,落日深宫唱白花。 万里思情馀踏鞠,一生旧恨付琵琶。 雄蜂雌蝶难相并,莫向春风怨岁华。 注释: 1. 妾薄命:指女子命运不佳,生活艰难。 2. 薄命佳人玉绝瑕:指女子美貌如玉,但命运多舛。 3. 不随缘分落民家:意为女子不受世俗偏见,不被嫁给平民百姓。 4. 悲风古冢生青草:形容女子孤独凄凉,如同古墓中的青草一样。 5
【注释】 经秋:经过一秋。春蕙:即蕙草,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以比喻贤才。感叹:慨叹,感慨。南窗竹一坡:诗人在南面窗户边有一片竹子,称为"一坡"。世味甚轻贪欲少:世人的世俗欲望很少。人情稍重怨恩多:人的情分较重,怨恨和恩惠都很多。羞从绿酒看霜剑,悔把青灯误雨蓑:用"绿"字形容美酒,用"霜"字形容宝剑(古代文人常以之自比),用"青"字形容灯笼(古代士人常以之照明,也用来指代读书)。技痒未能忘习气
《春晚即事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春,时陆游已年逾古稀,但依然壮心不已,在家乡闲居期间,触景生情而写下了这组诗。 第一首: “纷泊杨花逐晚风,杜鹃声彻故园东。” 注释:纷飘的柳絮随着晚风吹过,杜鹃鸟的叫声回荡在故园的东边。 赏析:春天的傍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纷飞的柳絮和远处杜鹃的鸣叫,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
【注】红炉:指炭火。绿野图:泛指自然景色,如《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所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是故圣人将游于无穷之地。是谓狂澜之水。 赏析:此诗写诗人夜坐饮酒时所感受到的清幽境界。首联写酒醉后所见之景,颔联写雨后荷塘中的荷花,颈联写雨过天晴后的山色,尾联写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注释】 生平:一生。缪计:空想,妄想。百无成:一点成就也没有。衰白:指头发花白。如期:像预定的时间一样。镜明:镜子里的影像明亮。鸟不惊猜无忤物:鸟儿不因惊扰而恼怒,没有冒犯过它们。人多怒骂渐逃名:人们常发怒骂,逐渐地避开了名声。襟怀落落怜孤影:胸襟坦荡而又落落寡欢,怜惜孤独的身影。岁月悠悠:年岁悠悠,时间流逝。老去自知无处用:年纪大了才知道自己没有用处。只留双眼待升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兴十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 - 骎骎镜里鬓霜侵:形容岁月在镜中反映出来,使得双鬓斑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衰老。 - 偶占溪东十亩阴:偶然占据了溪东的十亩土地,享受那里的宁静和美景。 - 风雨四时无尽藏:风雨四季不断,如同无尽的宝藏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与珍惜。 - 松篁终夜有馀音:松树和竹林在夜晚依然发出悠长的声音
【注释】 匆匆:急迫的样子。底事:何事,什么事。夤缘:指钻营。晴雨(zhòu):晴天和雨天,比喻不同天气。逐妇:迎娶妻子。蜂方出穴暖分王:蜜蜂刚刚出洞,就把蜜分给了蜂王,比喻勤劳的蜜蜂给蜂王带来好处。唱耕农起催秧绿:农民唱着歌儿开始春耕。趁:趁着。麦黄:麦子熟了。今岁:今年。米籴:买米储存。官仓:官府储存粮食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农村的生活。第一首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杂兴十首·其一 人境无缘断俗喧,丁宁牢闭两柴门。 注释:身处尘世却与世隔绝,不愿被世俗的喧嚣所困扰。紧闭柴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独自享受宁静的时光。 杂兴十首·其二 五更孤枕客怀恶,半世青灯书眼昏。 注释: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思乡之情。灯光昏暗,书籍堆积如山,但视力却逐渐模糊,心中充满了疲惫和迷茫。 杂兴十首·其三 有日空为无日计,醉时还道醒时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