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三月朔日入都门 - 译文:在农历三月初一日进入都城(长安)。 - 注释:三月朔,即每月的第一天。入都门,意味着到达京城长安。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初到长安的情景,表达了对新朝的期待与喜悦。 2. 欣欣灌木卫圜丘 - 译文:茂盛的灌木环绕着圜丘。 - 注释:“欣欣”形容词,表示茂盛、繁盛。“灌木”是指低矮、稀疏的植物。“圜丘”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注】1.义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县。2.长桥外:长桥,古地名。3.英义像:英义即忠义,指岳飞。4.右军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刻石,字迹遒劲如行云流水。5.蛟:《晋书·王恭传》:“王恭为丹阳尹……会稽东冶山有大渊,水深不可测,尝有蛟龙,舟船不得通,恭乃穿凿,得达江口,故世谓恭凿山为渎。”6.射虎:据《晋书·谢玄传》,谢玄曾于公元383年从广陵起兵,在淝水大败苻坚的八万大军。7.全忠:即朱温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宫廷早朝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鸡人三唱送残更,禁鼓鼕鼕日未升。 - “鸡人”是古代宫廷中负责报晓的官员,他们三次敲钟来提醒人们天快亮了,也就是“残更”。这里的“送残更”意味着天色已晚,鸡声三唱,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而“禁鼓鼕鼕”则描写了宫门内鼓声隆隆,预示着天明的到来。 - 白玉構桥联五仗,黄金题榜耀觚棱。 - “白玉構桥”,即用白玉搭建的桥梁
【解析】 “到家”是全诗的标题,是本诗的线索,诗人以回家为题,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到家菊茂秧田绿”中的“菊茂”、“秧田绿”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老作皇明治世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答案】 译文: 年迈体衰疾病缠身,轻装往返倏忽三旬。 五城街市经行遍,数亩田园入望频。 芳草落花吴苑夕,短帆轻桨淀湖春。 到家菊茂秧田绿,老作皇明治世民。 赏析:
送王思广还常德卫 玉立长身意气多,相逢忽在凤山阿。 晋朝人物王文度,汉代将军马伏波。 铁甲枕戈曾报效,锦衣传檄谩婆娑。 东风二月桃源路,归骑翩翩奈尔何。 注释: 1. 玉立长身意气多,相逢忽在凤山阿。 - 玉立:形容人的仪态端庄、美好。长身:身材高大。 2. 晋朝人物王文度,汉代将军马伏波。 - 王文度: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敦。 - 马伏波: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将领马援。 3. 铁甲枕戈曾报效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黄白二色菊:这是首诗的主题,描述的是两种颜色的菊花。黄白色是菊花的特征颜色。 2. 一本花敷二样芳:这句话意味着菊花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开出黄色和白色的花朵,展现出不同的美丽。 3. 试稽别谱异寻常:这句话的意思是,菊花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开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朵,这在其他植物中是非常罕见和独特的。 4. 东篱夜结金银气:这句描述了菊花在夜晚散发出的美丽气息
【注释】 元日:正月初一,元旦。 生字:指“生”字。 三元:指“三元及第”,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玉烛: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亮是玉制成的,故称玉烛。 调和:使事物和谐,这里指月亮的光辉。 四海清:全国大治。 白头:年老的头发。 宁无:岂能没有。 列火城:烟火之城,指热闹的城市。 图轴:画卷。 高县钟进士:高县的钟进士,指钟乳石上的题名。 怪精:奇异之物。 可怜生:值得同情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顶红菊的形象。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1句: - 翩跹篱下合欢丛:这里描述的是鹤顶红花落在篱笆下的合欢树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合欢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枝叶繁茂,花朵洁白,与红色的鹤顶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画面。 第2句: - 骈首昂昂沁浅红:这里的“骈首”形容鹤顶红花朵紧凑排列,形态优美;“昂昂”则表现了它们生长旺盛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考生应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并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特色等方面综合分析。答题时注意先指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注解进行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因此考生要逐句翻译诗歌内容。 【答案】 过石臼湖 四围涨塞中流浅,一日风帆百里程。势敌洞庭天所设,形侔石臼古来名。乌犍黑豕千群乱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慈亲堂上笑开颜,画舫归来落照间。 - 慈亲堂:指的是作者的家,是父母居住的地方。 - 笑开颜:表示家中人面带微笑,心情愉快。 - 画舫: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通常用于宴请或娱乐活动。 - 落照间: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扎分疏投柏府,诸郎迎候出林关。 - 一扎分疏:表示家族成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和沟通。 - 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