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人三唱送残更,禁鼓鼕鼕日未升。
白玉搆桥联五仗,黄金题榜耀觚棱。
班传胪句朝仪肃,乐奏箫韶旦气澄。
黼坐正中天咫尺,叩头丹陛益凌兢。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宫廷早朝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鸡人三唱送残更,禁鼓鼕鼕日未升。

  • “鸡人”是古代宫廷中负责报晓的官员,他们三次敲钟来提醒人们天快亮了,也就是“残更”。这里的“送残更”意味着天色已晚,鸡声三唱,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而“禁鼓鼕鼕”则描写了宫门内鼓声隆隆,预示着天明的到来。

  • 白玉構桥联五仗,黄金题榜耀觚棱。

  • “白玉構桥”,即用白玉搭建的桥梁,形容朝廷的华丽和庄重。“五仗”指的是朝廷中侍卫人员的服饰,通常五层,象征着尊贵。“黄金题榜”,则是在榜文上刻金,显示其重要性。这里描绘的是朝廷中官员们身着华丽服饰,榜文闪耀金光,彰显出朝廷的威严和荣耀。

  • 班传胪句朝仪肃,乐奏箫韶旦气澄。

  • “班传胪”是指朝廷中官员按顺序排列宣读诏书的场景,“朝仪”则指朝廷的仪式和礼节。这里的“朝仪肃”意味着朝廷的仪式庄严严肃。“箫韶旦气澄”则是说早晨的空气清新,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这里的“箫韶”可能是指音乐,而“旦气澄”则形容早上的气氛宁静、明朗。

  • 黼坐正中天咫尺,叩头丹陛益凌兢。

  • “黼坐”指的是皇上坐在华丽的宝座上,“正中”表明位置在中央,“咫尺”则意味着距离极近。这里的“叩头”表示臣子向皇帝行礼,而“丹陛”则指的是皇帝的台阶。这里的“益凌兢”则表示臣子更加小心翼翼,敬畏之心溢于言表。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早朝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朝廷的威严肃穆。从鸡人在三唱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到禁鼓的响起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从白玉桥梁和黄金榜文的辉煌,到班传胪的庄严仪式;从早晨空气中的清新到皇帝座位前的叩头,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朝廷的庄重和臣子的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古代朝廷的威严肃穆和臣子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