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相扑》,全诗共四句话,每句话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 1. 一儿攀肩猿上枝,一儿接臂倒立之。 - “一儿”:指一个孩子,“攀肩”和“猿上枝”形容这个孩子的动作敏捷而灵巧。 - “一儿”:指另一个孩子,“接臂”和“倒立之”形容这个孩子的动作稳重而有力。 2. 立者忽作踞地伏,攀者引头立其足。 - “立者”:指第一个孩子,“忽作踞地伏”形容他的动作突然停止了。 -
猎户叹 江南冬前虫未蛰,猎师篝火熏穴急。 山中玉面何处藏,供奉期程如束湿。 茅檐十日无炊米,蓬鬓鹑衣瘠如鬼。 但教得狸何顾尔,易牙奉君尚烹子。 注释: 1. 猎户叹: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猎户的遭遇和感叹来反映社会现实。 2. 江南冬前虫未蛰:江南地区的冬前时节,虫子还没有开始蛰伏。 3. 猎师篝火熏穴急:猎人携带着篝火,急于驱赶洞穴中的害虫。 4. 山中玉面何处藏:指山林间隐藏的珍贵物品
江南西风粳稻熟,网夫出门网妇哭。 江南的西风把稻谷吹熟了,网家的丈夫出门去捕鱼,家里的妇女们就哭泣不已。 天晴黄雀飞苦高,县吏椎门怒震屋。 天晴后黄雀在高空飞翔得很辛苦,县官敲打着门板生气地叫骂着。 哨声飞空健鹘过,迟速小误成蹉跎。 从空中传来的哨声让健壮的鹰鸟飞了过去,因为时间稍慢一点而耽误,就造成了延误和耽搁。 君庖不充将奈何? 你做饭用的鱼鳖肉没有供应怎么办! 赏析
【注释】 ①展转:翻来覆去。 ②午睡:指中午小憩。清且安:安静舒适。 ③乘除:变化,增减。 ④满意良独难:指生活满足的人很少,我很满意却很难做到。 ⑤团圞:形容儿女团聚的欢欣景象。 ⑥书声:读书的声音。 ⑦聒耳:使耳朵感到厌烦。 ⑧素心友:真诚的朋友。 ⑨诗盟:指诗歌的盟誓或约定。 ⑩沙抟:像沙子一样散聚不定。比喻世事无常,聚散不定。 ⑪百年尽偶尔: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有时也显得非常偶然。 ⑫弃置
【注释】 行行复行行:形容道路纵横交错,连绵不断。 全胜墙隈老:指麦子长得比围墙还高,把围墙都遮住了。 仅得暖肩背:指麦子虽长,但不足以取暖。 欣欣田间麦,亦与人意会:形容田野里的小麦长得茂盛、茁壮,也给人带来了喜悦。 乃知天地间,生意浩如海:意思是明白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生机和活力是多么巨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赏析】 《喜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越女采葛辛苦 越女在山上采葛,攀着藤蔓步履幽深。上山时遇见老虎和狼,下山时又遇到猕猴嬉戏。 采得细葛布帛回家洗,藕丝织成衣物香且柔。制成一片云朵献给君王,精绝的手艺令人愁。 将葛布进献给君王,为百姓修职尽义务。君王却吝惜这葛布,拿着去侍奉仇人。 西施穿着这样的葛衣,都是越国的特别美色。吴王欣赏后大笑不止,对我何需忧虑。 写信增加封地,说是让我成为诸侯。你们采葛的人辛苦了,别叹气也不要愁苦。
得莲子 休休得一闲,杯酒聊从容。 晚凉过池亭,受用水上风。 默存即实境,身在莲花中。 何况青青盘,磊落堆莲蓬。 乍休吟风蝉,又起聒夜虫。 乃知天机动,衮衮无终穷。 如何二三子,不肯勤其躬。 无已思太康,明当励新功。 注释: 1. 休休得一闲:悠闲自得,得一时的闲暇。 2. 杯酒聊从容:用酒杯斟酌着慢慢品尝,心情悠闲舒适。 3. 晚凉过池亭:傍晚时分凉意袭来,经过池塘边的亭子。 4. 受用水上风
【解析】 本诗是五律,共八句。首联“天地忽昼晦,四山泼墨浓”写天昏地暗,群山如画的奇景;颔联“而我行其间,宛如所翁龙”写诗人行走其中,如龙腾空;颈联“大风吹倒人,欲避无所容”写大雨中诗人被大风卷起,无处躲藏;尾联“过午上五岭,攀缘入青空”写诗人在大雨中艰难地攀登上五岭,进入青空。全诗以风雨雷电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天地忽然变得昏暗无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铜雀瓦 - 曹公筑铜台,气力雄九有。 - 解释:曹操建造了铜雀台(铜雀台是建于东汉末年,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显示出其雄厚的实力和雄心壮志。 - 关键词:曹公、铜雀台、力量、雄、九有 - 注释:“曹公”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铜雀台”是一座著名的古迹,位于现在的河南许昌;“力量雄九有”意味着曹操的势力强大到可以控制整个中国。 2. 咿嘤到香履,千古开笑口。 - 解释
【注释】 抵豫章:作者在旅途中抵达豫章。 泊舟豫章城,黑潦满道周:停船在豫章城的河边,只见满河道都是黑色的积水。 街衢未改昔:街道上的人和事都与过去一样。 故旧罕所留:老朋友很少留下。 行投学子庐,假榻得小休:走到一处学舍投宿,得到一张床来休息。 灯前作家书,岂为儿女谋:在灯下写信,不是为了儿女打算。 戒之筑土室,弟骨至则收:要警惕防备,以防不测,如果弟弟的尸骨被敌人掳去,就把他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