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玮
【注释】 娄江:古称松江,今属上海市、松江区。杂感:即杂诗。四首:本篇是其中的第二首。其三:第三首。 【赏析】 《娄江杂感四首》共四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此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游时的感受,全诗写得十分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回首城南放棹时”,点明游踪是在江南水乡的娄江上。放棹,指划船。 颔联“芳郊蜡屐纵寻诗”,“芳郊”即郊外,这里用“芳郊”二字来形容娄江的风光旖旎。“蜡屐”,是穿木底鞋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不同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第一句“萧寺西风趁晚程”,描绘了一幅萧瑟的西风中,夕阳即将落山的景色。这里的“萧寺”指的是一座古老的寺院,而“西风”则带来了一种凉意,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第二句“野烟幂历上孤城”,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古城在烟雾缭绕中的景象。这里的“幂历”指的是烟雾弥漫的样子,而“孤城”则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注释】 1. 峭月:指月亮的皎洁。倾寒向短桡:倾斜着的明月映照着船桨。 2. 麋(mí)台:古代楚国的城名,在今湖北监利县一带。 3. 萧萧:同“潇”,风声。 4. 霜摧岛树:岛上的树木被冻伤了。零冬蕊:零落了冬天的花蕊。 5. 烟滃(wēn)机舟:烟雾笼罩着机船。机舟:有机械装置的船舶。警夜潮:警惕着夜潮。 6. 蚍蜉(pí fú):蚂蚁。容众撼:能承受众人的撼动。 7. 荒郊:荒野,旷野
【注释】 霪霖:久雨。 归船:回家的船只,也指作者所乘的船只。滞归船:被久雨耽搁了。 负郭:背倚城郭。回潮: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落枕前:流到枕边。 露竹:因经雨露而显得更加苍翠的竹子。欹帆:斜倚的船帆。 风萍:随风飘荡的浮萍。蹙橹花圆:船桨划动时,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使浮萍和花团都旋转起来。 江山:指家乡的山水。宜秋士:适宜于秋天的景色。 烟月:雾霭中的月光,也指朦胧的月色。吊水仙:对荷花的怜爱。
萧斋尽日掩藜蒿,剑气干星夜怒号。 睡起拂衣炎雾重,诗成仰屋漏天高。 何知非翠摧牛角,剩有雌黄染兔毫。 揽镜忽勾乡思起,莼湖寻梦五更劳。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萧斋尽日掩藜蒿:在萧瑟的斋室中,整日关闭窗户,只留一隅读书之地。这里的“萧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状态;而“掩藜蒿”则可能隐喻着隔绝外界干扰,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修行或创作。 2. 剑气干星夜怒号
【注释】 十丈红蔷:形容红色的蔷薇花开得非常高。倚凤楼:靠着凤凰楼。眉山春近不知愁:不知道春天快到了。眉山,指眉州,今属四川;春近,指春天将要来临。谁怜酒窟双蓬鬓:谁怜悯我像那双蓬鬓一样的衰老。谁怜,何人怜惜,暗指诗人对年老的悲凉之感。酒窟,喻指饮酒之处。双蓬鬓,比喻头发蓬松如蓬草,形容人老了,发鬓苍老了。未抵珠娘一串喉:比不上珍珠娘那样婉转的歌喉。珠娘,古代美女名,这里比喻女子的声音婉转动听
杂感四首 其四 归计先谋二顷田,辛峰浮翠尚湖烟。 飞虫高举因投网,行蚁长征只慕膻。 寥落酒星尘市外,纵横剑气草堂前。 朝来冻雾滋阶础,又见莓苔绿簸钱。 注释: 1. 归计先谋二顷田:指打算在家乡购买两顷地,以谋生。 2. 辛峰浮翠尚湖烟:形容山峰上草木郁郁葱葱,仿佛是湖边的烟雾一般。 3. 飞虫高举因投网:意思是说,那些飞虫因为被网上的诱饵吸引,所以会高高地举起自己,然后被捕捉到网里。 4.
杂感四首 其三 冻柳回黄拂鬓丝,一帆风雪半囊诗。病炎未觅迎凉草,徇俗真同受劫棋。 注释: 冻柳回黄拂鬓丝——冻柳的枝条因为寒冷而显得发黄,仿佛是在抚摸着诗人的鬓角。 一帆风雪半囊诗——形容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只有一艘船在风雪中前行,诗人的诗囊里装满了诗句。 病炎未觅迎凉草——指没有找到可以驱寒降温的草药。 徇俗真同受劫棋——形容人为了迎合世俗而做出的行为就像下棋一样,充满了风险。
【解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其风格与早年相比,明显地由雄放转为清丽。诗中用字遣词也较为简练,但意蕴深厚。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隽永,富有韵味。 (1) “劫灰淘气侑行觞,侧帽词人倚酒狂。” 诗句中的“劫灰”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侑行觞”意为佐酒,这里指助兴。诗人以“侧帽”表现了饮酒时豪放不羁的情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当时心境的豪放。 (2) “袖翠寒偎边月白,鬓鸦瘦压岛花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无题为映南赋六首》的第二首。这首诗以歌哭欢场剑气雄,牢愁收拾付虫虫。双声读曲江南忆,十斛倾脂塞北空。瑶海大惭名士鲫,玉京小谪美人虹。落花萧索铜驼陌,一瓣心香附转蓬。 注释: - 无题:诗题,即作者未给出具体题目的作品。 - 映南赋六首:指作者创作的关于“映南”主题的六首作品。 - 其二: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 歌哭欢场:欢场,指欢乐之地。歌哭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