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玮
【注释】 檄书星火下江城:古代有以烽火示警的,此处指官府下达的公文。 故事由来贵奉行:历来的故事都是要求大家遵守的。 鹅鸭比邻矜守望:鹅和鸭子在一起,相互警戒,彼此守护。 蝗螟歉岁贷常平:蝗灾和虫灾年成歉收时,政府常常贷款赈济。 堂前彩舞同嬉戏:堂上歌舞欢娱,与百姓一起欢乐。 纸上红陈已满盈:纸上写的红色文书已经堆积如山了。 把盏狂吟还自笑:举杯痛饮,豪放饮酒,自己嘲笑自己。 一池春水不干卿
解析: 诗句释义: 1. 岁币倾输内府银,司农仰屋费咨询。 - 岁币:每年向外国支付的货币或财物。 - 倾输:大量地输送、提供。 - 内府银:指皇宫内收藏的金银财宝。 - 司农:官名,古代负责管理农业和财政的官员。 - 仰屋费咨询:形容极度焦虑,无法得到解决。 2. 已闻都尉增搜粟,从此商轺困算缗。 - 都尉:古时一种地方行政官员的称谓。 - 增搜粟:增加粮食的征收。 - 商轺(xiáo)
岁暮杂感三首 其三 安得浮云任所之,形骸脱略莫瑕疵。 桃源只少催科吏,栗里重赓乞食诗。 深竹溪山微雪夜,野梅篱落乍花时。 此中倘许长埋我,拼上糟邱醉不辞。 注释: 1. 安得浮云任所之:怎么得到飘浮的云朵随处而行?这是诗人对人生自由的向往。 2. 形骸脱略莫瑕疵:身体和灵魂都能超越尘世的纷扰,没有缺点。形骸,指人的形体;脱略,超越、摒弃。莫,否定词,表示程度很深。瑕,瑕疵。 3. 桃源只少催科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词语的选用、遣词造句的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技巧、抒情方式等。答题时,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角度(如“炼字”“手法”“风格”等),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此诗首联写伯季二国开始交战,战争不断。颔联写虞虢两国唇齿相依,互相支持。颈联写辽海云帆排开浊浪,神山日驭俯瞰孤岑。尾联写残破的船只被埋在地下
【注释】 遣闷:遣怀,排遣心中的烦恼。 大好光阴电影过,愁心如发渐苍皤(白): 美好的时光像电影一样一晃而过,心中忧愁如同头发逐渐变白。 纤纤雨径沉香梦,寂寂尘奁照泪波:细细的雨路中弥漫着沉香的味道,寂寞的尘匣反射出泪波。 藓壁古春蜗篆浅,麦场初霁蚓泥多:苔藓覆盖的墙壁上刻有古代春天蚂蚁留下的小篆字迹,麦田刚刚放晴,蚯蚓的泥土里有很多。 寻常风物无聊赖,岂止闻歌唤奈何:平常的风景让人感觉无聊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九日尊前话壮游,骚人犹赋古中秋。 翻译:在九月九日的宴会上谈论着往日的壮游故事,诗人还吟咏着古代的中秋。 注释: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传统。尊前,指宴席之上。壮游,指年轻时的远游经历或壮志未酬的经历。骚人,指文人墨客,这里暗指李白。赋,即创作诗歌。 赏析
【诗句解释】 粉黛成帏绮作寮,湖光岚翠亦无聊。 茗炉旧话从头忆,鞠部新声入耳嚣。 蜃市妖氛生净域,钿车人语散中宵。 江山如睡秋如梦,老大年华不易消。 【译文】 粉黛妆成的帷帐绮丽的居所,湖光山色也显得索然无味。 茶炉中旧日的闲谈让人回忆起往事,新的乐曲传入耳边喧闹不已。 海上蜃楼般的妖气滋生在净土之中,车轮碾过的声音在夜晚消散了喧嚣。 江山如此静寂如同熟睡的秋天一般,老迈的生命难以消磨。
城隅寥寂比荒郊,枯坐翻书手自钞。 孤塔尖常悬屋角,双桐叶半堕庭坳。 阴沉天与人同病,寒瘦山如我故交。 二九依然龙战野,静中消息玩羲爻。 注释与赏析: 城隅寥寂比荒郊,枯坐翻书手自钞。 - 注释:城角显得异常寂静,独自坐着翻阅书籍。 - 赏析:诗人通过“比荒郊”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对都市繁华的遗忘,而“枯坐”则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心境。同时,“翻书”这一动作虽简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全诗的意思,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来日茫茫可奈何,但闻野哭不闻歌”的意思是:“明天的路途渺茫,令人无可奈何,只听到野外的哭声,听不到歌声。”诗人面对这凄惨的景象,内心悲凉,不禁发出感慨:“明天的路途渺茫,令人无可奈何,只听到野外的哭声,听不到歌声。”诗人面对这凄惨的景象,内心悲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闻雷》。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玉虬咽水、昼沉沉的雷声中,仰望红楼珠箔,望转更深。第三四句写雷声回旋北斗,余音绕梁,使人想起东郊旧梦,也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描写龙池惊起千山雨、鼍鼓催开百里阴,写出了雷鸣电闪时的景象。最后两句写自己怯春寒,笼蜡照,红妆啼泪少年心,抒发了自己因雷而引发的感怀之情。 译文: 十三日开始听到雷声, 玉虬咽水,白昼沉沉, 珠箔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