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注释】 闻应德茂先离棠溪:闻德茂是作者友人,因事离去。棠溪是诗人的故乡,在今四川江津县东。 落日芦花雨:落日时分,天空中飘着细雨;芦花,即芦苇的花絮。落日、芦花、雨三字,写出暮春景色之凄清。 青山时问路:青山间常常有人询问去处。时问,时时。 红叶自知门:指诗人自己知道家门在哪里。 苜蓿穷诗味:指杜甫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其四),但诗人认为这些诗味贫乏。苜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吾诗不寂寞”一句,注意分析这一句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答案】 译文:野水通向田野一片白色,村山贴近县城一片青翠。兵荒马乱还走古旧道路,酷暑难耐只好到长亭歇息。晴日耕田的牛犊悠然自得,瓜地里扑萤的儿童快乐无忧
【解析】 此诗为悼念故人之作。首联“穆祖收英俊,斯人晚更成”二句,写孙大监的早年与后来的不同命运。孙大监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即以才名著称于世;晚年,他因直言进谏被贬为边远小县的主簿,从此一蹶不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昏暗政治的激愤。 颔联“白头真老监,褐服旧诸生”二句,写孙大监的年岁与身份的变化。“白头”,指头发花白,这里借指衰老的容颜
译文 交秋时节不下雨,淤积的河水飞成雨。焦热的农田灌成水田变成旱地。江潮涌起像两双茧子,伏腊之时人们肩头重负。虾与螺不知罪过在哪里,蛟龙自然不会感到忧虑。吴地百姓有丰厚的储备,正荡着采菱的舟船。 注释 1. 交秋: 指农历九月,这个时候天气转寒,农事活动减少。 2. 淤水飞成雨: 描述雨水积聚在低洼地区形成水流的现象。 3. 焦田灌作秋: 指干旱导致田地缺水,无法播种
晓行 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 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 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 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 注释: 晓行:清晨出行。渐:逐渐。识:认识。纷纷:形容山势重叠,起伏不断。坞:水边的小山沟。沧波:指大江。藤杖:用藤条制成的手杖。笋鞋:用竹笋做的鞋子。浓露:浓密的露珠。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清晨出行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渐渐路可识”,表达了早晨的光线逐渐明亮
【注释】 不谓:不曾料想。高名:指高尚的名声、声望。身:个人。交犹:同辈,朋友。今人:当代之人。别号行鸣雁:别号是行鸣雁。别号是古人用来表明自己身份和志趣的一种方式,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等。遗编:遗留下的文集,这里指诗集。获麟:《周易》中记载周文王梦见一只麒麟,得到它身上的皮毛,于是作《周易》。这里指获得《周易》。敛仪:收敛仪容,表示庄重。应自定:应该自己决定吧。只著古衣巾:穿着古代的衣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两位朋友离别的场景。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五马天边外,双凫海上翁。 - 释义:五位骑士(古代官员的坐骑)在遥远的天边之外,双凫指的是两只天鹅,象征着海中的老人。 - 赏析:诗人用“五马”和“双凫”来比喻两位朋友远行的背景,表达了对他们前途的美好祝愿。 2. 白头真避地,黄卷旧趋风。 - 释义:白发人(指汪和仲)真的选择了一个避世的地方
诗句释义及赏析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 注释: - 不比他人: 与其他人不同 - 何诗可挽君: 用什么方式能挽回你的离去 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 注释: - 渊明: 陶渊明,古代诗人 - 元懒仕: 陶渊明曾经辞去官位,选择隐居田园 - 东野: 陶渊明的别号之一,这里代指陶渊明自己 - 别攻文: 除了隐居之外,陶渊明还擅长文学创作 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 注释: - 沧海诸公:
【注释】社日:指春社之日,古代以春分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城山:指城东的青山。作:即诗。 【赏析】《社日城南山作》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在登高远眺时有感而作的,抒发了对年华老去、人生易逝的感慨。 诗的首句写“社日”,次句写“江花”,三句写“垂白老”人,四句言“踏青人”,末句说“风尘”。 首句写社日雨:“社日年年雨”,说明社日每年都下雨,这暗示了作者与友人每年社日都要来到这城山聚会
赵君理约同途不至 待子不来久,烟山看树青。 为吟天外句,更立水边亭。 雨暖催科斗,云深长茯苓。 邻居亦有约,休待鬓星星。 注释: - 赵君理约同途不至:赵君理约定一同前往却未能如约而至。 - 待子不来久:等待你到来的时间已很长。 - 烟山看树青:望着山中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更加青翠。 - 为吟天外句:为了吟咏那遥不可及的诗句。 - 更立水边亭:在水边又新建了一座亭子。 - 雨暖催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