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
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
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
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
晓行
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
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
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
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
注释:
晓行:清晨出行。渐:逐渐。识:认识。纷纷:形容山势重叠,起伏不断。坞:水边的小山沟。沧波:指大江。藤杖:用藤条制成的手杖。笋鞋:用竹笋做的鞋子。浓露:浓密的露珠。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清晨出行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渐渐路可识”,表达了早晨的光线逐渐明亮,道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使作者能够辨认出道路。
次句“纷纷山转多”则描绘了山势连绵起伏的景象,仿佛山峰在云雾中变幻莫测,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两句,则是通过描写鸡鸣声和鸟儿的飞翔,进一步展现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鸡鸣声打破了宁静的清晨,使得远处的山坞也被染上了一层生机;而鸟儿振翅飞翔,则如同在碧波荡漾的大江上翱翔一般。
再往下,“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作者行走时的舒适感。藤杖被湿润的云石所支撑,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恩惠;而笋鞋则在浓厚的露珠中留下湿润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最后两句“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则透露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寂静的清晨,似乎只有一位高人还在悠然自得地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那层层叠叠的楼阁之上,还笼罩着淡淡的烟雾,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宁静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