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畬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太行绵亘上党之东险隘林立述其在潞安境内者示朱生甫 太行走北干,山势何巑岏。河内与上党,两界起峰峦。 潞州扼其吭,形胜留不刊。壶关汉名县,大河流急湍。 新旧两窟窿,五丁凿奇观。其北为玉缺,高岭路纡盘。 桃花隔两园,斗绝不容攀。林虑近可接,望之云漫漫。 再北为潞城,虹梯空际蟠。鸟道回百折,投足欲走丸。 樵苏尚彳亍,何人敢据鞍。奇险由天造,一夫可以完。 下有芣兰岩,峨峨石剑攒
秋夜 行年过六十,万事付飘萍。 扶老贫参术,驱愁借醁醽。 敢为双眼白,聊对一镫青。 四壁蛩音起,悠然倚枕听。 注释: 1. 行年过六十:指自己已经过了六十岁。 2. 万事付飘萍:比喻世事如浮萍,难以把握。 3. 扶老贫参术:指在晚年时仍然努力研究医术,以谋生。 4. 驱愁借醁醽:指借助美酒来驱散忧愁。 5. 敢为双眼白:指敢于接受白发的现实。 6. 聊对一镫青:形容夜晚的灯光微弱,但足以照明。
秋夜 夜深难以入眠,临睡前又推门。 疏星低垂入树林,凉露暗渗侵衣衫。 忧虑国事愧无分,悲秋时节客未归。 郁闷之时还点烛,频繁挥笔作诗吟。 注释: - 夜永(yè yǒng):深夜,夜晚。 - 将眠又启扉:即将入睡却又打开窗户。 - 疏星(shū xīng):稀疏的星辰,指天边的星星。 - 树(shù):树木。 - 凉露(liáng lù):清凉的露水。 - 忧国惭无分:为国家忧虑而感到惭愧
闻客谈南中事 闻说南方的战事,客人们正在谈论。 游魂尚未脱黄巾,千里江流映碧磷。 游魂尚不能摆脱黄巾贼,长江水波映照着碧色的磷光。 淮蔡何人方李愬,浔阳犹自阻卢循。 淮西和淮南是谁在抵抗,浔阳城还在阻挡卢循的进攻。 萧条林木巢春燕,咫尺清波悯涸鳞。 萧条的树木里,春天的燕子筑巢;清波之中,鱼儿因干旱而哀鸣。 八载宵衣劳圣主,徒闻送喜万方频。 皇帝日夜操劳国事,但只听到到处传来的喜报声
太行走北干,山势何巑岏。河内与上党,两界起峰峦。 潞州扼其吭,形胜留不刊。壶关汉名县,大河流急湍。 新旧两窟窿,五丁凿奇观。其北为玉缺,高岭路纡盘。 桃花隔两园,斗绝不容攀。林虑近可接,望之云漫漫。 再北为潞城,虹梯空际蟠。鸟道回百折,投足欲走丸。 樵苏尚彳亍,何人敢据鞍。奇险由天造,一夫可以完。 下有芣兰岩,峨峨石剑攒。岝崿怖行旅,群吟《行路难》。 黎城古建国,《式微》诗欣叹。东瞰吾儿峪
游魂尚未脱黄巾,千里江流映碧磷。 淮蔡何人方李愬,浔阳犹自阻卢循。 萧条林木巢春燕,咫尺清波悯涸鳞。 八载宵衣劳圣主,徒闻送喜万方频
徐继畬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的学者和官员。他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也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徐继畬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的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却斐然。他的主要作品是《瀛寰志略》,这部著作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其中所推崇的西方政治制度在当时而言具有前瞻性。尽管徐继畬推崇西方制度,但他深知清朝的现实情况,为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