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珍
解析: 一、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平安淡泊足娱情 - 平安:通常指生活安定,无大波折。 - 淡泊:指心境不追求名利等世俗之物,超然物外。 - 足娱情:足以使心情得到满足和愉悦。 - 赏析: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情怀。 2. 学问还从阅历生 - 学问:知识、学识。 - 阅历:经历和见闻。 - 生:产生、形成。 - 赏析:诗人认为通过经历和见识可以丰富知识和理解。 3.
注释:泪洒优昙,形容泪水如优昙花一样美丽。一现来,指出现又消失。夜阑,指深夜。开卷,指打开书本。几低徊,几次徘徊。裙屐,指穿着裙子的人的鞋子。诸年少,指众多的年轻人。愧他,惭愧于他。谁似,比得上。西泠,杭州的一个地名。咏絮才,指有吟诗作文的才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青春逝去、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的诗歌。首句“泪洒优昙一现来”,以泪水如优昙花般美丽却短暂来形容自己的青春已逝
远眺 浮图高处望依稀,海阔天空兴欲飞。 万顷稻田桑柘外,遥山遥水接烟霏。 注释: 1. 浮图:佛塔。 2. 杳(yǎo):模糊,不清楚。 3. 烟霏:雾气弥漫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上一座佛塔后所写下的即景抒情之作。诗的第一句“浮图高处望依稀”,写诗人站在佛塔上远远望去,只见佛塔巍峨高耸,轮廓不甚清晰。第二句“海阔天空兴欲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译文】 春天暮色降临池塘边,夕阳西下映照池畔。峰峦环抱小径蜿蜒曲折,步履蹒跚缓行不前。晴日里绿油油的水流三篙宽,红杏花开香气浓郁如脂。趁暖和时燕子在燕泥上筑巢,爱怜花朵蜘蛛网罩着花枝。兴致阑珊我赶紧归去,赶着夜色吟咏七字诗。 【注释】 鸿印轩:鸿,大雁;印,印痕;轩,轩车,古代有窗的车子。指大雁南飞留下的痕迹。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足迹所至之处。 春暮:一作“春暮景”。 峰环路转
【解析】 “倦鸟飞还日已斜,残霞绮丽映窗纱”意思是:疲惫的鸟儿飞回,太阳已经西斜;绚丽的晚霞映红了窗纱。赏析:这两句写诗人观赏傍晚景色的感受。首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傍晚。次句写人,以“飞”字写出了鸟儿疲倦的状态,而“日已斜”则点出了时间。 “停针无事搴帘坐,闲看游鱼唼水花”意思是:停下手中的绣针,无事可做,推开帘子坐下,悠闲地观看游鱼在水中嬉戏。赏析:这两句写诗人观赏傍晚游鱼的感受
泪洒优昙一现来,夜阑开卷几低徊。 愧他裙屐诸年少,谁似西泠咏絮才。
春暮池塘夕照时,峰环路转步迟迟。 绿油晴泻三篙水,红杏香凝万斛脂。 趁暖燕泥黏柳絮,怜芳蛛网罩花枝。 兴阑归去篮舆速,刻烛联吟七字诗
清代诗人徐熙珍是清朝著名诗人之一,其作品《归自鸿印轩》、《感怀》、《晚眺》等,展现了其深邃的诗歌创作才能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关于清代诗人徐熙珍的介绍: 1. 基本信息:徐熙珍,字云鹤,号华蕊楼遗老人,生于海宁(今浙江省嘉兴市)。他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通过其诗作风格来看,他应该是一位生活在清朝中期的文人墨客。 2. 主要作品:徐熙珍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
清代诗人徐熙珍是清朝著名诗人之一,其作品《归自鸿印轩》、《感怀》、《晚眺》等,展现了其深邃的诗歌创作才能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关于清代诗人徐熙珍的介绍: 1. 基本信息:徐熙珍,字云鹤,号华蕊楼遗老人,生于海宁(今浙江省嘉兴市)。他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通过其诗作风格来看,他应该是一位生活在清朝中期的文人墨客。 2. 主要作品:徐熙珍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