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 我们来看第一句:“西园产芝”。这是整首诗的第一句,也是关键所在。这里的“西园”指的是洛阳的皇家园林——兴庆宫,而“产芝”则是说在这个园林里长出了灵芝。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五纪尊天立霸基,八方邻国尽相知。 2. 兴吴定越崇王道,殄物平凶建国仪。 3. 忽有灵根彰瑞应,皆由和气感明祗。 4. 休言汉代芝房异,今日吾邦事更奇。 下面是每一句的具体翻译和赏析:
【译文】 滟滟霞光映碧流,潭湾深处有龙湫。 危楼百尺临江渚,石在波心千古浮。 【注释】 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潭湾:即深潭。 百尺:一作千尺。 危楼:高耸入云的楼房。 渚:水中小岛。这里指江中的沙洲。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浮石寺的。“滟滟”二字,形容江水的明丽,“碧流”指清澈的江水。诗中用“潭湾”,点出了浮石寺所在的具体位置,而“深处”更突出了其隐蔽性。“龙湫”指的是深潭
【注释】 结构:这里指建筑,楼。 叨(tāo)凭柱石:倚仗着柱子支撑的石头。叨,凭借;柱石,即“础石”,指台阶下的大石。 敢期:岂敢期望。 幢盖:旗盖。古代帝王所乘的车有前后两幢,这里泛指车盖。 徘徊: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的样子。 阳春曲调高难和:阳春是古琴曲名,这里指高雅的乐曲,曲调高昂,难以和唱。 尽日:整日。 焚香:烧香。 隗台:山名,在今陕西岐山东北。传说黄帝曾于此炼药。 赏析:
注释:你要把这片土地,完全托付给那些有决心、有毅力的人。请你转告东海龙王和水府的神仙们,钱塘这个地方就借给你们去建设钱塘江大坝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任知府时写的一首《赠钱塘县尉》。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钱塘江大坝工程的赞赏和支持。诗中的“一片地”指的是钱塘江大坝工程所需的土地;“有心人”则是说只有那些有决心、有毅力的人才能承担这个任务。最后一句“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三秋才到退炎光,二曜分晖照四方。 - 注释: -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才到"意味着刚刚开始显现出秋天的景象。 - "退炎光":形容太阳的炎热逐渐消退。 - "二曜分晖":指太阳和月亮分开照耀大地。 - "四":泛指南方。 - "四方":指南北四个方向。 - 译文: 九月,太阳渐渐失去了它的炽热,它的光芒开始在南方和北方的地平线上分开,照耀着整个世界。 2
上元夜次序平江南 四朝双母显真封,古往今来事一同。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远见卓识。首句“四朝双母显真封”,意指历史上有两位贤德的母亲,为国守边,成就了国家的稳定。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象征着坚韧和忠诚的精神传承。第二句“古往今来事一同”则是对时间流转不变的历史规律的总结,表达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某些价值和原则始终如一
【注释】 1. 隐岳洞:指隐居在山林中的道观。 2. 百尺金容连翠岳:意思是山崖像百尺长的金容一样,连着青翠的山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3. 三层宝阁倚青霄:意思是有三层宝楼阁,高耸于青云之上。 4. 手炉香暖申卑愿:意思是手中燃烧的香火温暖,向天帝祈求卑微的愿望。 5. 祝降殊祥福帝尧:意思是祈求天帝赐予非凡的吉祥,以福泽帝王。尧是古代的圣王,他的名字常与祥瑞连用。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整体把握诗意;然后解读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向,如“诗句”“译文”“注释”等;接着回归诗歌,看题干选择是“分析该诗的艺术特色”,还是“概括情感”。最后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观点。 “百谷收成届应钟,南方景象喜重重。”意思是:百谷丰收,应钟之年来临,南方景象喜庆重重
【注释】 百花亭题梅二首:作者在苏州百花亭上题写的《梅花》诗。 吴山越岫:指江浙一带的山。 寒梅:即冬梅。 玉律含芳:如玉一般的梅花,香气四溢。 候催:等待春天的到来。 阳和:《易经·乾卦》:“大阳曰“乾”,阴曰“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成天地。”这里的“阳和”是指温暖的气候,指春天。 呈雪貌:像雪一样白净的花瓣。 游蜂难觉我先开:游动的蜜蜂找不到它先开放于世的花蕊。 【赏析】
【注释】 罗汉:指佛。 建法台:指佛教的修行之地。 龙峰凤岭:形容山势险峻。 隈:山的弯曲处,即山坳。 借问禅门路:是说游人询问去禅宗圣地的路。 还道吴王为佛开:是说人们误以为吴王为了修佛而开辟道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峰峻峭,风景如画的寺院。诗中的“罗汉”和“法台”都是佛教中的重要元素,分别代表佛祖和修行之地,而“龙峰凤岭四山隈”则形象地描绘出这座寺院周围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