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棠
诗句原文: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 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 译文: 天空中落下的贤者辅佐在圣明的时代,他们的声威和教导遍布整个中华大地。他们英明的智慧不仅仅受到朝廷中的尊敬,也受到国外的尊重和敬仰。 诗句注释: - 天降贤人:指天空中降落下来的贤良的人,这里特指贤明的臣子或领导者。 - 佐圣时:辅佐圣明的时代,表示这些人是在国家治理的关键时期出现的重要人物。 - 自然声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西秦,即今甘肃天水一带。献上这首诗给独孤尚书
诗句解析 1 荒碛连天堡戍稀,日忧蕃寇却忘机。 - 荒碛:指荒凉的沙漠地区。 - 连天:形容范围广阔,无边无际。 - 堡戍稀:城堡和守卫很少。 - 日忧蕃寇:每日担忧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 - 却忘机:忘却了策略和计谋。 - 赏析:此句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安全的深切忧虑。 2. 江山不到处皆到,陇雁已归时未归。 - 江山:指广阔的国家领土。 - 不到处皆:没有地方不是。
闻蝉十二韵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 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 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 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 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 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 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 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 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 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译文: 大自然造化出了微小的生命,它们能顺应季节的变化而鸣叫。
诗句原文: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却养生。 译文: 我已经在诗歌创作上度过了三十年,希望我的名字能被记住。我期待着白发苍苍时还能得到荣誉。我已经计划到了晚年还能享有俸禄,不再贪图闲暇而追求养生之道。 关键词注释: - 三纪:三十年 - 吟诗:诗歌创作 - 望一名:希望名字被记住 - 丹霄:天空中的云霞,比喻仕途成功 - 白头成:白发苍苍 - 到老还沾禄
【注释】 淮海:即淮南,古州名。唐置淮南节度使府于寿州(今安徽寿县)。旌旟(jūn):旗。古代插在旗杆上的羽毛。这里指代官位。李仆射:指李绅。八首: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八首诗。孤微:孤单微小,指贫寒。自省:自我反省。恩非次:指恩宠不是偶然的,而是自己努力得到的。际会:机遇。分有馀:得到多余的恩惠。旧桥:指当年与白居易同游扬州的白堤。题处:题写的诗句。荣归:指回到朝廷。相如:司马相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雕”,意思是:我一生奔波,南游北走,像蓬草随风飘荡。等到功名成就之时,双鬓已经斑白了。 “寒浦一从抛钓艇,旧林无处认风飙”,意思是:我曾在寒冷的江边抛下渔具,在荒芜的山林中寻找归途,但如今,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方向,连风也变得陌生起来。
```markdown 成纪书事二首 其一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 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 山河再阔千馀里,城市曾经一百春。 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绝胡尘。 其二 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 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 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 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译文 成纪书事二首(其一)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
诗词名句“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 江边相值夜,榆塞雁初来。”出自唐代诗人许棠的《江上遇友人》。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赏析和翻译: 1. 诗篇原文: 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 江边相值夜,榆塞雁初来。 坐久河沉斗,吟长月浸杯。 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2. 诗句翻译: - “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在皇帝居住的宫殿(阙)分别的日子里,杏花园里的花朵刚刚绽放。 -
【注释】 ①淮堧:指淮南。 ②疫疹:流行病。 ③名臣:有才德的人。 ④古来:从古人来看。 ⑤比德:比喻以道德相称。 ⑥无侣: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伴侣。 ⑦当代同途:指在当今的时代,人们的命运相同,都处于逆境之中。 ⑧夜宴独吟梁苑月:指诗人独自饮酒赏月,感慨身世。 ⑨广陵春:指扬州的春天。 ⑩疲瘵:身体衰弱。 ⑪讴谣:歌颂,赞美。 ⑫须:必须。 ⑬讴谣:歌颂,赞美。 ⑭日满秦:希望国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