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注释: 借郎画眉笔,为郎画纨扇。 纨,指细绢;扇,指团扇。纨扇,用绢制成的扇子。 借:请求、索取;郎:丈夫。 为郎画:替丈夫画。 纨扇:用绢制成的扇子。 开时:打开时。 郎自见:丈夫自己看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夫妻感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首句"借郎画眉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借用丈夫的画眉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句"为郎画纨扇"
【注释】 楚云:指长江边的白云。天际:天空与地平线之间。相邀:互相招引、招呼。斗泬:形容思乡之情。 篙影:船桨在江水中留下的倒影。寂寞:孤单冷落之意。萧萧:风声,这里指树声响动的声音。 波从去雁分斜月:指大雁飞过,将天空的月亮分成两半。人共栖乌匝半宵:指旅人在船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匝”通“匝”,一夜)。 一片离心烟共水:形容思乡之情如同烟雾和江水一般无处不在。江南江北自归潮
【注释】 寄语问花人:寄希望于问花的人,指对梅花的赞美。 岁月那能借:岁月不能借给梅花。 尔意怨迟开:你(梅)的意思怨恨春天到来得太晚,使得梅花无法及时开放。 侬意怜迟谢:我(我)的意思是怜惜梅花在冬天过早地凋零,失去了盛开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以梅花自比,抒写其“傲雪凌霜”的性格。全诗语言朴实而含蓄,意境高远而清新。 首句“寄语问花人”,即寄托情意给问花的人
【注释】 山斋:指隐居的书房。坐月:在月光下吟诗作对。桐阴:梧桐树的树荫。闲阶:寂静无风的庭院台阶。幽思:深微而悠远的思绪。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写月下清夜之景和与友人赏月谈心之乐表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感情。 首句“月上桐阴薄”,写月亮从树梢间露出,显得格外皎洁明亮。桐阴即桐木之阴,这里借指院中的梧桐,以点出作者所处环境。第二句“闲阶夜气清”,写月色映照着庭院
【注释】 新秋逢人初度感怀诸女伴:新秋,即农历八月。人初度,即女子满月之喜事。“逢”、“感怀”都是诗人对此事的感慨之意。 忆昔年年秋未分,晓妆一院气氤氲:回忆起过去每年秋季来临之际,清晨起床时,整个院子里弥漫着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氤氲”,形容空气清新而湿润,给人以舒适之感。 阶前暗印朱丝履,窗里同缝白练裙:在院子的台阶前,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红色的丝织鞋(朱丝履),在窗户旁
注释: 偶作:偶尔所作。 月凉山气静,风断雁声孤。 月光清凉,群山寂静;风声中断,大雁鸣叫的声音显得格外孤单。 试问同怀侣,宵来得梦无? 我试着向那些志同道合的友人发问:今夜你能梦见我吗? 赏析: 首句“月凉山气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山水画面。月亮明亮,月光洒在山上,使得整个山林都变得寂静无声。这里的“凉”字,既形容了月光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第二句“风断雁声孤”
【解析】 (1) 此诗为诗人自伤年岁渐衰,而故友迟来的感伤之作。“怨梅”即因梅而怨恨梅花。 (2) 首句写庭树,次句写梅花,三、四两句是说梅花虽然开得早,却因为自己年岁已老而迟迟未开。 【答案】 (1) ①庭树:庭院中的树木。②昨日:昨天。③何人:什么的人。④何时:什么时候。⑤花:指梅花的花朵。 译文:庭院里的树木也像昨天一样,你的朋友来的时候又是什么时候呢?梅花虽然开得早
【诗句释义】 山中的大雨远远传来,夜深了却仍没有止息。春天过去,寒意依旧,让人感到有些凄凉。然而我更怜爱这寂静的灯火,它与我一起度过这病痛的时光。 【译文】 山中传来阵阵雨声,深夜时分雨势更大。春去之后天气依然寒冷,我倍感孤单。但我却喜欢这寂静的灯光,它在陪伴我度过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生病时听到雨声的情景。诗中的“山雨遥侵夜,过春尚作寒”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秋来,季节交替的感受
夹山漾别陈仲醇 夹山寒水落,木叶下纷纷。 斜日已难别,扁舟况送君。 瑶华一以折,零露不堪闻。 为我题纨扇,新诗寄白云。 注释: 夹山:指代地名或者地点,具体含义不详。漾: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情感的表达,类似于“荡漾”,有一种情感波动的意思。陈仲醇: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是同代人。 译文: 夹山的寒水上落叶飘散,一片纷乱的景象。 夕阳西下,难以再分别,扁舟还要继续送你。
注释:窗外的绿色植物繁茂,在雨后更加密植。 仿佛知道今天将要分别,却依然紧闭心门不打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植物生长状态的诗,通过描绘窗外的植物茂盛,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心情和期待。诗人用“重”、“密”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绿色植物的繁茂状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一句“似知今天将别,不展寸心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