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注释: 1. 乍闻埋玉已三年,墓产神芝舌产莲。乍闻埋玉已三年,墓产神芝舌产莲。 译文:刚刚听到她已经去世三年了,她的坟墓里长出了神芝和舌生莲。 2. 记得夙生曾受记,只教不住鬘持天。 译文:还记得她生前曾经被记录下来,只是教导我不要住在莲花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韩夫人的诗。诗人回忆韩夫人生前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认识
释义: 江水返照,波光闪灼,江岸霜叶飘落殆尽。每年月光皎洁的夜晚,只有闺房内独自一人。 注释: 1. 过宛叔梦阁:经过宛叔(名不详)梦境中的阁楼。宛叔,名字不详。 2. 照返江流急:倒映在江面上的月光反照过来,江流湍急如箭。 3. 霜多枫叶残:秋霜降得多,树叶已残。枫树耐寒,秋天叶子变红后落下,形成霜。 4. 年年月光好:每年中秋月圆之夜,月光明亮如昼。 5. 只共一闺寒:独守闺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及艺术特色。 “送友夏友夏赠诗有天涯流落同之句”:送别友人夏子,夏子赠诗中有天涯流落同之句。 “去去应难问,寒空叶自红”:朋友离去应当很难再见面了,寒空的叶子自然红于春。 “此生已沦落,犹幸得君同”:我一生漂泊沦落,所幸还有你与我同行。 【答案】 译文:友人离开,我无法再见面了,但寒空的树叶依然比春天更红
病中偶拈 秋清寂无事,卧病竹间房。 日晚庭风落,时闻药草香。 注释: 1. 秋清寂无事:秋天的宁静和清冷。 2. 卧病竹间房:躺在床上,在竹屋之中。 3. 日晚庭风落:晚上庭院中的风轻轻吹过。 4. 时闻药草香:不时闻到药草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宁静夜晚,躺在竹间房中的情景。诗中的“秋清寂无事”,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清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注释】 丹阳:山名,今属江苏。在南京东南。道中:旅途之中。杨花:指柳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诗。“雨歇山愈碧,杨花拂拂飞”,描写的是一幅雨霁后山色更绿、杨花飞舞的画面。 “幽人偶无趣,似是惜春归。”描写了诗人在春天里闲居无事,感到生活无聊,似乎在惋惜春天将要结束。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色、杨柳、飞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译文: 雨停后山更绿了
注释: 尔别何所游,月明江上舟。 你离别后要去哪里,在月光明亮的江上乘舟。 异日思君处,凭栏看水流。 将来思念你的所在,倚着栏杆观赏流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江上的美景,巧妙地将离别的愁绪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注释:月亮已经落下,寒流急促,风微桐影斜。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一群大雁飞过少年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夜风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落、寒流、风微和桐影等自然景象,以及大雁飞过少年家的凄凉场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释】 妆:荷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湖上秋夜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写景,云遮山远树苍茫;次句写人,鶄鸶飞破藕塘香;三句写月明增添秋色;末句写景,芙蓉正洗妆。全诗语言简练、清新自然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湖上次韵答黄孟畹夫人”,第二部分是“湖上同游”。 第一部分的诗如下: 湖上次韵答黄孟畹夫人 去住湖山别有缘,门前红叶满来船。 释义:我之所以选择在这片山水中度过,是因为这里与我有一种特殊的缘分。门前的红叶已经铺满了整个来来船。 译文:我之所以选择在这片山水中度过,是因为这里与我有一种特殊缘分。门前的红叶已经铺满了整个来来船。 注释:去住,即居住或离开
月夜留宿冯夫人池上 月色如水,映照在池边,留下一片明净。我喜爱这水中倒影,不时来此休息。 落花映衬着修长的竹子,静悄悄地升起一帘烟雾。 译文: 月光如水般明亮,照亮了池塘边的景色,留下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我喜爱这水中的倒影,时常来到此处休息。 落花落在修长的竹子上,映衬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喜悦。 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