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长至入云栖 晴日寒江路,松云入望深。 身香燃五分,行树拔千寻。 忍土如家舍,交光映夙心。 还疑晏坐处,犹发妙严音。 注释: - 长至: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教节日之一,又称“成道节”。 - 入云栖:意指登上高耸入云的山峰。 - 晴日寒江路:晴朗的天气,寒冷的江流小路。 - 松云入望深:形容山峰被松树和云雾环绕的景象。 - 身香燃五分:形容香气四溢,仿佛可以点燃整个身体。 - 行树拔千寻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已觉江声外" 译文:感觉已经置身于江声之外。 注释:“江声”指大江的声音,“已觉”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自然之声的感受。 第二句:"秋情入暮蝉" 译文:秋天的感伤随着傍晚的蝉鸣进入我的内心。 注释:“秋情”指的是秋天的哀愁或感慨,而“暮蝉”则是指傍晚时分鸣叫的蝉
诗句翻译: 1. 秋堤一片石,谁悟是三生。 - “秋堤”指秋天的河堤,“石”代表石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不变的爱的感慨,好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的爱,让人难以理解。 2. 蕙质非松寿,梅魂伴月明。 - “蕙质”指的是芬芳如蕙草的品质,“松寿”是指松树的长寿,常用来比喻人的寿命长久。这句话表达了虽然人的生命可能短暂,但是美好的品质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 3. 遗奁皆竹素,杂组亦瑶珩。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夜中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朝朝还夕夕,春与梦中看。 注释:每天都是早晨和傍晚,春天的景象就像在梦中一样。 译文:每一天都如此,早晨和傍晚时分,春天的景色仿佛在梦中一样美丽。 2. 月有痕知怨,花无言欲残。 注释:月亮上有痕迹可以感受到悲伤,花儿无声地想要凋零。 译文:月亮上有痕迹,可以感受到它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闲居》。 首联“不妨昨日雨,可喜是新晴。”意为:昨天的雨水已经停止,新的太阳也出来了。这里的“昨日”指前一日,“昨日下雨”则说明前一日的天气阴沉,而“可喜”则表示今天是个值得欢喜的日子。 颔联“窗暝从云宿,庭虚待月行。”意为:窗户在云中映出的影子使房间显得幽暗,庭院空无一人,只有月光照耀。这里的“窗暝”是指夜晚时分室内光线昏暗;“云宿”则指云朵在窗户上投下的影子
【注释】太乙:道教称天界最高的神祇。吹炉,炼丹炉。 帝青:帝王之青色。帝,指帝王或天子;青色,指颜色。 须萼:即“须弥”。佛教语。指世界的中心,为诸佛居住的地方。 五石:指五行,金、木、水、火、土。 利:指利益、恩惠。 神霄:道教宫观名。在今河南驻马店西。 堕碧铃:指从天而降的宝物,这里指仙人所赐的法宝。 仙衣:神仙的衣服。拂:拂拭。 空冥:天空。 【赏析】此诗写道士修炼成仙的经过。首句写炼丹炉
朔风吹夜雪,听只在菰芦。 但惜湖山冷,何妨野艇孤。 滩声疏落雁,鬼火怯啼乌。 欲写梅花影,敲冰砚未枯。 【注释】 朔风:北风。菰芦:菰(音gū)和芦苇。 但惜:只惋惜。 何妨:不妨。野艇:没有篷的小船。 滩声:水滩上的声音。疏落:稀疏。 鬼火:指萤火虫发出的幽光。怯啼乌:害怕叫唤的乌鸦。 欲写:打算书写。梅影:指月光映在梅枝的影子。敲冰砚未枯:用砚台敲击冰使之不碎,形容墨色浓重。 【赏析】
吴江舟次 昔年从此去,寒雨共孤舟。 有病淹归旅,无诗记远游。 半窗残月梦,几树断烟愁。 未抵荒江外,相思一夜秋。 注释: 1. 昔年从此去,寒雨共孤舟。 昔年:过去的岁月或时光。从这里去:指从某个地方离去。寒雨:冷而细密的雨。共:共同。孤舟:孤单的船。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2. 有病淹归旅,无诗记远游。 有病:生病。淹:滞留、耽搁。归旅:回家的旅程。无诗:没有诗歌记录。记远游:记录远方的旅行。
舟居拈得风字 译文:我独自住在船上,偶然吟出“风”字。 注释:舟居,即船居,指居住在船上。拈得,意指随意得到或发现。 赏析:此诗首句直接点明自己身处舟中,偶得“风”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随遇而安的心境。 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 译文:每个人情各有寄托,我就像秋风那样飘摇不定。 注释:人情各有所寄,意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寄托。秋风,常用来比喻人的感情或者心情的变化无常。 赏析
忆秦娥 多情月,偷云出照无情别。无情别,清辉无奈,暂圆常缺。 伤心好对西湖说,湖光如梦湖流咽。湖流咽,离愁灯畔,乍明还灭。 注释: 1.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古怨”、“思远行”。唐教坊曲。 2. 多情月:指月亮,因月亮总是在夜晚出现,给人带来思念之情。 3. 偷云出照无情别:月亮偷偷地从云层中出来,照亮了离别的场景。 4. 清辉无奈,暂圆常缺:清冷的月光无法消除离别的痛苦,虽然它暂时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