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已卯开岁连雪有作 江南开岁逢三白,阴乍晴时晴复阴。 瑞叶得风狂作势,梅花和月冷难禁。 渔蓑未爱江头好,龙驭惟忧塞上深。 我是袁安方闭户,地炉火暖独愁吟。 注释与赏析: 1. 江南开岁逢三白: - “三白”是指三种白色的植物——芦花、荻花和柳絮。这些白色植物的出现通常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 阴乍晴时晴复阴: - 描述的是天气的变化无常,一会儿晴朗,一会儿又阴暗
【注释】 ①吴下:指吴中,即江南地区。徵输:征调赋税。岁转多:年年征调赋役增多。 ②疮痍:创伤。方仗使君摩:正在指望着你治理创伤呢。 ③铨曹:吏部。又上三年最:又被提拔为第三名。 ④里下:指乡里下层百姓。五裤歌:比喻官吏清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歌声。 ⑤茂苑:指成都附近的蜀地,因盛产竹而得名。雪消凫舄远:大雪融化后,水鸟的脚迹远去,比喻战乱已平,百姓安居。 ⑥彤庭:指皇宫的台阶,也借指皇帝。日永
王鏊的《挽施仁德》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逝去之哀痛与缅怀之情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又是山阳听笛时,状元门第旧弓箕。凤池乍长丹山羽,瑶圃俄摧玉树枝。载酒常时过问字,趋庭此日罢闻诗。悠悠真宰如何意,谁与乘槎一问之... - 译文注释: - “又是山阳听笛时”:指再次在山阳聆听笛声。此处山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而“听笛时”则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 “状元门第旧弓箕”
【注释】 己卯:宋神宗熙宁九年。秉之,作者的字。 灿灿红莲映绿池:指荷花盛开时,荷叶翠绿,红花灿烂,与荷花相映成趣。 看灯又是去年时:指元宵节观灯的情景又重现了。 银球雪色悬珠箔:指灯光下,如雪般晶莹的球体,被挂起,犹如挂在珠帘上。 画带波文绾铁丝:指灯笼下,如画般美丽的装饰物,如同用铁丝做成的花边。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意思是说,在初升的月亮下,灯光闪烁最为迷人,而不需要风的吹拂。
【注释】 火树千枝总不如,莹然光彩透冰壶。 共言鱼枕春裁玉,忽讶龙涎夜吐珠。 云母屏开云影动,水晶帘展水纹铺。 香罗万眼夸吴市,琐细空劳咏石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枕上观灯的诗。首句点明“灯”是“火树”之比,而“春裁玉”则暗指美人,以美人喻灯,既切合题意,又富于诗意。次句写灯光映照在冰壶(古代的一种盛酒器)里,晶莹剔透。第三、四句写美人卧枕灯下,如鱼枕玉,龙涎吐珠,光艳动人。五
诗句如下: 风风雨雨过端阳,画扇朱丝邈建章。 佳节久拚连日醉,故山空负一春忙。 胸中漫贮匡时略,肘后新传却老方。 闻道湖州围未解,坐令胥口作瞿塘。 我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风风雨雨过端阳:“风风雨雨”形容端午节时天气多变,气氛热烈。“过端阳”指的是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已经结束。 2. 画扇朱丝邈建章:“画扇”可能是指端午节期间使用的装饰性扇子。“朱丝”通常代表红色或喜庆的颜色
【注释】 ①幞头:古时官员的帽子。岝㟧(kē wěi):古代的一种头巾。 ②雅俗:指高雅与通俗。 ③林宗:东汉名士陈寔,字仲举,以廉洁著称。微展角:指头巾稍向上翘起。 ④苏子: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不为檐:苏轼曾作《东坡》诗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⑤青蛾:美女的代称。 ⑥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漉酒:用米汁或酒浆洗去米粒,是古代酿酒的副业之一。陶潜
诗句译文为: 刳肠何罪有谁怜,化作光明照绮筵。 百里粥从春市里,五星明聚夜堂前。 兔轮避满哉生魄,鱼枕潜辉宿解悬。 只恐左慈工幻化,故来东壁弄清妍。 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丁丑年八月二十日,我与弟弟侄子辈一同泛舟太湖,准备游览石蛇山。船出发时,天空微有小雨,不久便大雨磅礴,雨水抵消了夏湾的景色,我们只得改变计划。第二天雨势又起,出游兴致大减。乘着顺风返回家中,太阳已经出来,光芒皎洁,于是不禁一笑。为此,我写下这首诗来记述此事。 载酒张帆信所如,青山含雨转模糊。 蛇丘咫尺翻成远,夏渚消摇可作疏。 世事无端还自笑,秋阴有像若为图。 始知白傅真堪羡,五宿澄波皓月湖。
注释: 三月望日饮张延德园亭——三月十六日,在张延德的园亭饮酒。 高柳阴阴影入池,落花飞絮荡游丝。——高高的柳树荫影洒落在水池中,飞舞的花瓣、飘飞的柳絮像游动的丝带。 轻风送酒催双桨,活火煎茶试一旗。——微风轻轻地送来了美酒,催促着我划着船桨;用炭火烹煮茶叶,尝试着用这杯茶。 郤縠诗书传有种,习家亭馆醉无期。——郤縠擅长写诗作画,他的书籍和亭馆让人陶醉,我在这里尽情地喝酒,享受无尽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