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岝㟧帽尖纤,雅俗无如此样兼。
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
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

【注释】

①幞头:古时官员的帽子。岝㟧(kē wěi):古代的一种头巾。

②雅俗:指高雅与通俗。

③林宗:东汉名士陈寔,字仲举,以廉洁著称。微展角:指头巾稍向上翘起。

④苏子: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不为檐:苏轼曾作《东坡》诗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⑤青蛾:美女的代称。

⑥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漉酒:用米汁或酒浆洗去米粒,是古代酿酒的副业之一。陶潜: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田园。

【赏析】

这首小词写词人对友人所制“惠巾”的感谢之情。上片赞美友人制出的“惠巾”与众不同,下片表达自己喜爱戴此巾之理由。

上片开首两句,写“惠巾”的特点,即“幞头岝㟧帽尖纤,雅俗无如此样兼”,这是说这种巾的形制独特,既像官帽又像文人的头巾,既文雅又朴实。接着,作者进一步描绘出“惠巾”的样式,即“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林宗,指东汉名士陈寔,字仲举,以廉洁著称。苏子,指苏轼,字子瞻。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种头巾的底边略呈微翘状,就像陈寔那样;其顶稍高,又如苏轼所居的屋檐那样。作者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惠巾”的特点,也表现了词人对友人制出的“惠巾”的喜爱和赞赏之意。

下片主要写词人的自述及对“惠巾”的喜爱之情。词的开头两句,写词人戴“惠巾”的感受。词人说:“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意思是说:“这头巾真像能盛放白头的笼子,如果对着美女就不免有些嫌忌。”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年老,仍希望有美如春花的美貌女子相伴,故不敢把“惠巾”戴在头上。

最后两句,是词人表白自己对“惠巾”的喜爱之心。“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意思是说:“我是个江南人,还爱戴这样的头巾,怎么肯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呢!”这里,“漉酒”二字,化用陶潜典故。陶潜曾作《五柳先生传》,其中写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潜的诗反映了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躬耕自食的生活态度。词人用“漉酒”二字,意谓“惠巾”可使人摆脱世俗生活,保持一颗超脱尘世的心志。

这首小词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小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