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未及八十馀,惓惓忧国心如初。
临池草圣水通墨,隐几心斋室自虚。
海内浪传平子赋,济南谁授伏生书。
烦公重有东山望,懒性今从水竹居。
【注释】
“九十未及八十馀”:指自己年纪尚轻。
“惓惓忧国心如初”:形容自己忧国之心依然如故,没有丝毫改变。
“临池草圣水通墨”:形容自己在临池时专心致志,笔走龙蛇,水墨交融,如同用笔作画。
“隐几心斋室自虚”:形容自己坐在书房内,心境宁静,无所追求,自我陶醉。
“海内浪传平子赋,济南谁授伏生书”:说自己在海内传播的诗赋,与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毫不逊色;在济南传授的儒家经典,与西汉初期经师伏生传授的经典一样珍贵。
“烦公重有东山望,懒性今从水竹居”:表示自己非常仰慕您在东山上的隐居生活,现在却因懒惰而居住在水竹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一封回信。信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自身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两句写诗人年事尚轻,但忧国之心不减当年。颔联两句赞美友人的才学和品格。颈联两句以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古代儒家学者伏生为例,赞美友人的才华。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答之作。